第269章 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1 / 6)
腊月二十六,就在张潮一家人揣着60万,在福海市区看房的时候,孙云霄的专访也登上了《新燕京报》的专栏,标题是《“应试教育”的流毒,正通过血缘传播?》
【问:“孙教授,您认为张潮背叛了素质教育,是源自其家庭的影响,是什么促使你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答:“这里我要更正一下说法,说张潮背叛了素质教育并不准确。从他父亲最近要出的这本作文辅导书,还有他一直以来的言行,可以证明张潮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认可的也是应试教育。
他的父亲,把对应试教育的崇拜刻进了他的骨子里,所以他才会说出‘坚决站在应试教育这一边’这种话。但是他又凭借写作才能获得了顶级学府的破格录取,走的恰恰是素质教育之路。
所以更准确地讲,张潮自己就是一个‘素质教育的投机者’,吃完饭就砸锅。他有什么资格斥责别人是投机者呢?”】
【问:“所以您觉得对青少年来说,张潮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榜样是吗?”】
【答:“当然不是。张潮是一个用‘素质教育’的外皮包装起来的‘应试教育’信徒,不能代表中国青少年儿童今后的发展方向。
他父亲出那本作文辅导书,虽然还没有发售,没有看过具体内容。但是大体不会脱离市面上作文辅导书的套路,就是教孩子们怎么应试,怎么用一些套路去博取阅卷者的欢心。
张潮成为了作家,他父亲却还在教其他孩子应试。我不好说这种行为算不算‘虚伪’,但肯定不够真诚。】
【问:“哦?看来您不建议家长和学生购买这本《我教儿子写作文》?”】
【答:“我当然不会这么建议,这要交给市场来决定。但我觉得家长和孩子都要想清楚一点,看作家的父亲介绍的教育经验,是不会让自己成为作家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又学了一套僵化的写作套路在脑子里,对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写作素质,一点作用都没有。”】
……
【问:最后一个问题,您那篇发表于1993年的报告文学《夏令营里的较量》,在刊发的时候有一个让人侧目的按语——‘日本人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请问这是您的观点吗?如果是的话,您现在是这个观点吗?】
【答:首先我要澄清一点,这句按语不是我的观点,也不是《夏令营里的较量》要表达的观点。我主要想通过这篇报告文学传达对中国孩子素质的担忧。
想不到10多年时间过去了,我们依然在追捧鼓吹‘应试教育’的所谓青年偶像。这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感到担忧。】
……
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