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82章 巧妙的构陷

第282章 巧妙的构陷(4 / 6)

问的学者、作家,从这个角度来说,张潮并不特殊,毕竟他没有任何官方的职务。

  李无为关心了一下张潮的住宿安排,得知张潮已经自行解决之后,也就点到为止。

  张潮也不愿意多呆,知趣地说想要了解一下系里学生的情况,就起身离开了办公室。接待他的老师又带他去了中文系的大办公室。

  恰好是周一,有课却还没有到时间的教授、副教授都在,其中有几个就是这次邀请张潮来的“主力”,专门在这里等他,大多年纪较轻。

  前晚在教室里见过的林丹娅教授就在其中。由于已经提前见过面,林丹娅自然担负起了向张潮介绍其他几位老师的任务——

  “这位是肖曼寒教授,教戏剧文学。”

  “这位是杜绍辉教授,教现代文学史的。”

  “这位是程启华教授,教古典文学的。”

  ……

  张潮与诸人一一握手、问候,然后才坐到一起,大概聊了聊今后两周的工作安排。

  根据之前的邮件沟通,和张潮自己做的准备,未来两周他将会在「个人创作实践」和「青年作家文学生态观察」这两大主题上,与厦大的同学进行深入交流。

  将由2场面对全校的公开讲座,4场中文系内部的教学大课组成,此外还有若干场小型的交流活动,以及1次到文学社进行的创作指导。

  总体来说安排得还是十分饱满的,几乎每天都有事情做,当然费用也是不菲的——对大学的公职教师来说。

  张潮做的准备也比较充分,立刻拿出了几个小专题给几位老师参考,包括:

  「写作技巧与风格发展」「社交媒体在作品推广中的作用」「创作过程中的压力管理」「文学市场与青年作家的生存状态」「文学奖项背后的权力结构与文学价值观」「青年作家在国际文学交流中的角色」「文学创作的商业化与艺术性平衡」等等。

  林丹娅翻着张潮已经列好纲要的这叠纸,惊讶地道:“这些专题都很好,不过跨度很大,你备课的时间够吗?”

  张潮打了个“OK”的手势,让大家放心,自己绝不会掉链子。

  张潮问道:“我第一场讲座放在什么时候?讲哪个主题比较好?”

  林丹娅几人商量了一下,最后敲定第一场讲座放在周三的晚上,是公开讲座,地点就在图书馆二楼的大报告厅,大概能容纳700名学生参加。

  主题则是「在创作中寻找自我,在自我中完善创作」。名字挺高大上,但内容其实就是张潮走上文学道路以后的心路历程,比较鸡汤化,毕竟面对的听众可能大部分是非中文系学生。

  林丹娅教授见张潮聊起这些工作来有条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