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鹭岛之夜(3 / 6)
的青年老师和活跃的文学社学生挤了进来——刚刚他们看饭塚荣师生在里面,都不敢进来。
主攻文艺理论和女性文学的年轻老师舒琼,对张潮道:“你刚刚讲的内容对大家都有启发。我们太少看到一个青年作家,这么早期就摆脱了‘混沌’的创作状态,以理性视角看待自己的创作过程了。”
另一个主攻方言文学和比较文学的老师徐彬彬则好奇问道:“刚刚饭塚教授和你交流了什么?是准备将你的作品翻译成日文吗?”
文学社的杨辰沛则有些激动,说道:“刚刚我们社的同学都吵着要来见你,人太多了,只派了我们几个代表。”
张潮看小小的后台房间里挤了小20人,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说也说不清楚、答也答不完,于是道:“我请大家吃宵夜吧。这里哪里的排档好?”
“那我们可要不客气啦!”
“吃大户?”
“吃大户!”
“宵夜,当然是‘小眼镜大排档’!”
“好,那就‘小眼镜’。”
“成,咱们走!”
“走!”
张潮手一挥,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开了图书馆。
中文系主任李无为和其他几个年纪大点的教授正在楼下闲聊,还想等张潮下来一起说说他这场讲座,没想到就看到张潮被年轻老师和学生们拥着往校门口去,都没发觉他们在等他。
李无为不由得酸溜溜起来,对旁边的林丹娅道:“这……他这也太受欢迎了!”
林丹娅道:“年轻人嘛……不过主任,咱们这次可要抓住机会!”
李无为愣了一下,问道:“什么机会?”
林丹娅道:“这两年大家有一个经验——张潮基本在哪里多停留,都会给那里留下点什么。他给自己的家乡留下了两部小说,十几篇散文;给燕大留下了毕业答辩直播,给燕师大留下了一部小说。
去山西,留下了一个电视纪录片;去香港,留下了一篇武侠小说;去日本,留下了一部动画;去上海,留下了一本杂志、一个比赛……
最近去个贵州的小山村,给他们留下了三部小说,两条路。”
李无为专攻小学,对当代文坛关注不多,现在听林丹娅这么一说,顿时大感兴趣,追问道:“你的意思是,一定要让张潮留下点什么?”
林丹娅道:“‘风过留声、雁过留痕’,张潮虽然年轻,但注定要在文学史上留名。如果他能给学校留下点什么,那就最好了。”
李无为点点头,道:“那你们做好工作,一定要激发出张潮对厦大的认同感、归属感,他爸爸不是咱们校友吗?对了,还有创造力。”
一个大学里的系部要支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