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90章 一针见血

第290章 一针见血(2 / 5)

的。尤其是随着张潮年龄渐长,不少人都觉得他应该“成熟点”。

  张潮也能理解这种期待,但是内心却还是有点抗拒。毕竟在他看来,除了最早的炮轰新理念有他自己投机的成分在以外,其他的争端几乎都是别人加诸己身的。

  不过王蒙作为欣赏他,也帮过他的老前辈,张潮不好就这么直接拒绝。于是沉吟了一下,才道:“美国那边我肯定要去,毕竟《大医》第二部的销售,对我来说也很重要。

  不过我可以答应您,尽量回避争端,多卖书就好了。尤其是基兰·德赛她本人没有对此发表过任何意见,那么我也没必要把她当成什么‘敌人’。

  至于说我该不该得奖,那是书评界的事,他们自己解决就好了。”

  得了张潮的这个保证,王蒙总算松了口气,脸上又有了笑意,说道:“这样很好。你这样想是对的——‘天下的作家是一家’嘛。

  他们搞文学批评的嘛,就是要有分歧、有论争,才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我们搞创作的,不要瞎参合。

  对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去美国?”

  张潮想了想道:“倒是不着急,《大医》第二部的发售时间是在今年的复活节,距离现在还有十几天。我只要在发售前赶到就行,所以行程还没有定。”

  王蒙点点头,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而是笑着道:“你中午别走了,留下来吃饭吧?我这刚包了饺子。”

  张潮这时候才有点恍然大悟,道:“王老,您这招厉害啊!‘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王蒙“嘿嘿”一笑,露出老顽童般的“狡黠”神色,道:“组织上的任务嘛,咱们得完成才行。你又是头倔驴子……”

  张潮“哈哈”一声,也不以为意。其实他本来就没存着要去美国吵架的心思——就像王蒙说的那样,印度人还能从自己口袋里把奖章给抢走不成?

  不过张潮还是好奇地问了一句道:“要是按照您自己的想法呢,我有没有必要至少写一篇文章,给自己‘正名’?”

  王蒙想都没想,爽快地道:“‘正名’?要是换我是你这个年纪,肯定不止‘正名’这么简单!”

  张潮竖了下大拇指,道:“果然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锐不可当!”

  说罢一老一少都默契地大笑起来。

  王蒙22岁就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是发表时的标题,原名《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新中国最早反应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文学作品。

  然后当年就戴上了帽子,一直到1961年才摘帽。之后又去了边疆15年,甚至自学了维语,成为了不错的翻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