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91章 该是我离开的时候了

第291章 该是我离开的时候了(4 / 6)

结,甚至王家兄弟里的弟弟都销声匿迹,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可以说,华宜基本在国内影视圈除名了。什么民营影视第一巨头、华人电影领航者……都成梦幻泡影。

  “潮汐文化”手里不仅握着张潮多本书的版权,还有权勇先、刘慈欣、马伯慵、夏答等人,书都是一等一的畅销,他们要么是“潮汐文化”的签约作者,要么干脆就是高管。

  2007年处于国内文化产业井喷期的前夜,对于优质内容的渴望之情弥漫在整个行业。大家蓦然回首,却发现竟然是张潮这个嘴上没毛的小伙子,第一个完成了资源整合和链条贯通。

  看着“潮汐文化”手里的那些牌,大家哈喇子都流干了。

  而除了《你的名字》,张潮去年策划的「三晋风流」系列专题片,也破了CCTV10纪录片的收视记录,顺带配套的《风流人物看三晋》&《三晋人物数风流》两本书也大卖超过100万册。

  专题片里作家们去过的山西名胜、古建,随之迎来了一波旅游潮,有些地方猝不及防之下,甚至只能采取限量售票的方式,才控制住热情的观众。

  这样的效应谁不眼红?

  虽然张潮此后消失了几个月,但是一出面又是惊人手笔,不说“流星与少年”一个故事变成三本书,每本书都轻松登上了分类销量冠军,至今三月还没走下宝座。

  就说他发起的「我们上学的路」计划,已经成为近期国内最引人瞩目的教育慈善项目。

  随着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的上传,「我们上学的路」网站的访问量越来越大,不得不不断扩充服务器来承载人们对孩子的鼓励与关怀。

  “潮汐文化”的网络服务部门,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独立出来,负责人正是3年前帮着张潮买下第一间房子的李万东。

  他正式从燕大计算机学院辞职,加入了“潮汐文化”,「我们上学的路」最早就是张潮拜托他做的。

  今年3月初,「我们上学的路」网站的浏览量超过东方兴的「博客中华」,成为国内排名前十的博客类门户,只不过「我们上学的路」比较聚焦而已。

  随着越来越多边远地区的「上学路」得到了基本的修缮,“潮汐文化”的品牌声誉之佳,也达到了高峰。

  「我们上学的路」虽然是个要倒贴钱的项目,但是贴给它的钱,在其他方面被百倍甚至千倍地赚回来了。自从网站的影响力发酵以后,“潮汐文化”出去谈项目那叫一个顺利。

  尤其是涉及到需要政府部门配合的,更是丝滑无比。许多人看到“潮汐文化”的人出来谈事,都喜欢先说一通自己关注了哪一条「上学的路」,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