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花径不曾缘客扫(最后一天,求月票!)(6 / 8)
张潮笑道:“给自己开个书店……这个爱好有点奢侈,一年要贴不少钱吧?”
徐知远皱了皱眉头,无奈地道:“卖书确实卖不了几本,一年每个人还要再贴个 1万多块进来。”
张潮道:“不想贴钱的话,为什么不在这里增加一些零食、咖啡、奶茶的零售?”
徐知远道:“倒是有想过。不过增加这些,也得增加人手,而且书店里面的布局也要重新做,麻烦得很。大家商量了一下,算了,还是维持这样就好。”
张潮道:“那还是没想赚钱。想赚钱怎么能嫌麻烦?”
徐知远自嘲地笑笑,没有回答张潮。
张潮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直接问道:“是不是觉得我这么说很市侩?你骨子里抗拒商业化。”
徐知远沉默了一会才道:“你是成功的商人,所以一眼就能看出这家书店入不敷出。但你不市侩,因为你能很坦诚地把这个问题问出来。
我不知道你怎么平衡自己身上商业和艺术两种思维。但是我觉得我做不到,商业化会摧毁理想,至少目前我还不想摆脱这种游离而纯粹的状态。
一年贴万把块,现在我还支撑得起,那书店就先这样吧。”
张潮忽然神秘一笑,问道:“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这家书店价值极高,愿意给你上千万美元的投资,对‘单向街书店’这个品牌进行商业化运作,你会接受吗?”
徐知远愕然道:“会有这样的傻子吗?”
「个人书店」在2007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也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别说融资上千万美元了,哪怕每周多卖一千块人民币的书,都能让老板乐上一天。
毕竟不卖教辅、鸡汤和童书的话,仅靠城市里零零散散的文艺青年,就算是燕京这样的文化高地,也很难支撑一家书店的运营。
张潮道:“我说如果,如果有呢?”
徐知远又沉默下来。他在经济上不算窘迫,是不少报纸、杂志的撰稿人,也出过几本书。但他对“单向街书店”最美好的期待,也无非就是能“打平成本”,甚至都不敢想着有赚钱的一天。
“上千万美元的融资”,完全超出了他想象的极限。但看张潮认真的样子,显然不是在打趣;既然人家认真问了,以徐知远的性格,也不会敷衍地回答。
但还没等到他说出答案,小隔间的门就被推开了,店员探进个脑袋来,道:“老板,时间到了。”
徐知远一看墙上的挂钟,已经3点了,于是对张潮道:“我们先出去吧。”
张潮点点头,起身跟着徐知远出了小隔间。
书店里只有一个女生还在翻看书脊,其他读者都跑到小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