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月初求双倍月票)(5 / 6)
本能。”
张潮笑着反问道:“我真的不叛逆吗?”
徐知远道:“和韩涵他们相比,你在公众形象上,至少没有被贴上‘叛逆’这个标签。”
张潮道:“他们就真的叛逆吗?”
徐知远道:“人人都这么说。”
张潮随即道:“师兄,你也‘从众’了,这可不是‘与时代保持距离’的态度。”
徐知远尴尬一笑,不过还是道:“如果能让你说出内心的真实答案,那么我不介意庸俗这么一次。”
张潮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徐知远的采访明明那么尬,却还能把节目做上好几季,那么多名人,包括伍迪·艾伦都接受的原因了。
徐知远看似尖锐、膈应的提问下,是一颗笨拙而真诚的内心。
他不喜欢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抗拒融入,也拒绝认同。但是这种抗拒和拒绝,更多是以“伤害”自己的方式进行。他无法理解自己价值观里的“庸众”,但怀有一种朴素的、不带歧视的怜悯——即使“庸众”们并不需要。
本质上他不会喜欢和认同任何一个他生活着的时代和社会,或者说他在任何时代和社会当中都会愤怒——这是一种极其古典的知识分子的特征。
……
张潮一边想着,一边随口答道:“既然是‘叛逆’,他们都‘背叛’什么了?是像巴金、曹禺一样背叛家庭,还是像鲁迅一样背叛朝廷?
现在不都挺父慈子孝的嘛?我不认为趁着青春期的那股劲儿扑腾两下,就是‘叛逆’。我不‘叛逆’,是觉得这种姿态更像打情骂俏,并不具备什么启蒙意义。
至于我为什么不‘叛逆’——很简单,文艺界已经为我准备了足够多的‘敌人’了,不需要我再通过想象来制造了。
我的标签是‘好斗’,比‘叛逆’要恶劣、也要高级。”
现场哄堂大笑。别的不说,张潮“好斗”的名声都远播国外了,3年多来一轮又一轮的高强度Battle,哪里需要主动找对手。
徐知远道:“所以其实你也在‘反抗’,反抗这个时代——哦,你不喜欢这个词,但我确实还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词汇——对你的定义、规范和约束。
你拒绝成为许多人,甚至是许多有‘权力’的人,希望你成为的人。”
张潮谨慎地道:“比如?”
徐知远犹豫了一下,道:“比如那些批评家,比如那些质疑者。”
张潮暗暗松了口气,心想到底是亲师兄,没准备把天聊死,于是想了想就道:“会不会是因为他们实际没有什么‘权力’,只是有‘权力欲’而已?所以希望通过掌控我来实现他们的‘权力欲’。
很多时候,我并没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