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狂妄(5 / 5)
他们还摸不到。
徐知远想得则深远得多,他意识到张潮今天的发言肯定已经酝酿许久,只是借由这个场合表达了出来,自己那些自以为聪明、有深度的提问,更是成了张潮观点的抓手。
以往他总是习惯把嘉宾的话,用“上价值”的方式,曲解为自己想要向听众或者观众传达的观点。今天完全被张潮强大的控场能力给反客为主了。
这下他知道之前他对话的那些沙龙嘉宾的感受了——为什么有人听完他的问题后,就干脆沉默不语。
原来是因为真的很憋屈啊——不过这次他觉得自己的憋屈是有价值了,甚至如果能引出张潮更多的“真心话”,他不介意再憋屈点。
奈何时间有限,他只能抓紧将这个沙龙收尾,于是提出了一个很俗常的问题道:“今天这里坐着的几乎都是热爱文学的年轻人。作为‘这一代’最闪耀的青年作家,你对他们有什么忠告吗?”
张潮笑道:“‘忠告’?我有这么暮气沉沉吗?”
徐知远道:“那就是‘经验分享’吧。你认为你人生当中有哪些经验,是值得在场的年轻人借鉴的。”
张潮闻言,“四十年”的人生经历像书本一样在眼前快速翻动,最后竟然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说有,那就是奉劝大家,不要用‘阅读经验’替换‘社会经验’,不要轻信任何文学作品塑造出来的群体幻觉,不要把来‘单向街’当成逃避现实的手段。
在今天,还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真实地描绘我们这个时代——互联网语境下交流层级的扁平化,个人话语权被放大,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文盲,获取知识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而体验情感变得异乎寻常的艰难……
做一片顺着水流轻快而下的叶子,可能比做一块沉在水底,很久才翻个身向前的石头,有价值的多。”
张潮说完这番话,所有人再次陷入了沉默和思索当中。在这一场对话里的张潮,虽然依旧有犀利的一面,但却罕见地流露出了许多温情和善意。
只有张潮自己知道,这场对话只是开始,他心中开始萌发的那个“世界”,还没有被镌刻到理想的版图上。
(万字双更完毕,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