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02章 同胞

第302章 同胞(4 / 5)

要做‘人上人’。

  ……”

  许蕊雅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张潮思来想去,最后抓住了一个重点,道:“这种所谓的‘优越感’,其实就是一种不断争取、不断向上的精神吧?

  中国人有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本质来说就是不相信什么‘血统’‘种族’和‘出身’。我们相信的是自己的努力和把握机遇。

  这可能与美国的其他移民族群不太一样吧?”

  苏珊这个时候插话道:“似乎确实是这样。我认识的华人同学,他们的家长,似乎都更倾向于通过自身的奋斗,摆脱原有的阶层。

  所以他们学的几乎都是医生、律师、软件工程师这样的学科。他们并不热衷于参与公共活动,不像其他族裔。他们就这样,以个体的形式,这一点、那一点地去实现阶层的提升。”

  随着许蕊雅、苏珊两人的诉说,张潮心中一个故事开始慢慢成型——他不想去描写在美国淘金的华人移民,他相信这方面自己就算了解得再多,也不可能超过有着第一手资料,甚至能采访到当事人的美国作家们。

  但是他想描写的是大洋彼岸,华人移民“中国一侧”的故事。许蕊雅诉说的细节当中,有一个引起了他的注意——

  第一代好莱坞华人女影星黄柳霜的父亲在老家台山的那个妻子,在丈夫离开以后,用了多少年伫望丈夫的归来?这种颇有点奇怪的家庭关系,不仅连接了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也连接了两个时代。

  张潮对此比较有感触,主要还是因为无论长福,还是福海,都是有名的“侨乡”。某种意义上,长福或者福海,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代表了一种特殊的族群文化。

  许多有移民经历的作家,最热衷的题材就是在“两种文化夹缝中的生活”,他们用笔触描绘新移民在美国这片陌生土地上,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融入新的社会环境。

  这种双重身份带来的冲突与融合,成为了一种屡试不爽的题材。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的文学批评界,都乐于看到一代又一代的移民作家,在他们面前一次又一次地展露自己受到的伤害。

  经过和斯蒂芬·金的畅谈后,张潮更明确了自己的文学道路——把故事写给自己看,写给中国人看。而不是去取悦某些批评家,无论是什么国度的。

  所以张潮心中的故事,不是发生在美国热火朝天的淘金镇上,也不是发生在鱼龙混杂的洛杉矶唐人街里,而应该是发生在山海依傍的中国沿海乡村,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

  这是一个关于守望与背叛、爱与失落、寻找与皈依、痛苦与救赎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