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27章 「网络文学」的“大礼议”事件(第一更)

第327章 「网络文学」的“大礼议”事件(第一更)(4 / 5)

什么张潮能说服作协里的那些“老古董”了——当模糊的感觉被精确的数字替代时,真相对意识的刺激往往能超越日常蝇营狗苟的算计。

  但是仍然有记者不服气,继续质疑道:“有人说把「网络文学」纳入奖项评选是一场‘草根狂欢’,不管是创作者还是受众,都在‘文学的边缘跳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张潮道:“这是一种源于无知的偏见——只要我不知道,那就是假的。我们一般说过去能上网的都是‘高知’和‘精英’,或者干脆是‘有钱人’,那怎么在网络上写小说、看小说的,就是‘草根’了呢?

  这种逻辑不是很吊诡吗?”

  问问题的记者哑然,不知该怎么接话。

  张潮继续道:“根据社科院最新调研和起点网的内部数据交叉比对以后显示,网络文学核心创作者中本科学历占比61.2%,硕士及以上学历者达17.4%,这个比例与传统文学期刊作者群体基本持平。

  初选名单中,《新宋》的作者阿越系四川大学历史学硕士;《窃明》的作者灰熊猫是留学法国的计算机工程师——这样的创作阵容,还能被称为‘草根狂欢’吗?

  当然,说这些作者和读者是‘草根’倒也没错——传统观念中,只要没有权力在手,不都是‘草民’吗?说出「网络文学」是‘草根狂欢’的人,不仅自己跪着,还希望别人也没有膝盖。”

  现场响起了一阵“嘶”的吸气声,记者们一开始还以为张潮一改风格,要用数据打天下了,但是现在熟悉的配方和味道又都回来了。

  要知道,提出「网络文学」是“草根狂欢”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而是上海社科院文研所的前段时间刊登在《上海文学》上的一系列学术专题文章中很有分量的一篇。

  张潮还是那样,真不怕把人往死里得罪。

  记者仍然不甘心,问道:“网络文学的写手们大多是‘半路出家’,虽说其中不乏有水平不错的作品,但是创作水平良莠不齐一直是网络文学的一大问题……”

  张潮不耐烦了,说道:“你的意思是现在走传统路线的作家都是‘根正苗红’咯?一落地叼着钢笔,一辈子没干过别的行当,写出来的作品都是一水的佳作?

  但凡有常识的都不会这么认为吧?麻烦问这种问题的时候,先用脑子过滤一遍,不然我只能认为今天现场来的记者都‘良莠不齐’了。”

  被张潮怼了一顿的记者满脸通红,只能嘟囔着道:“这也是《上海文学》上说的嘛……”

  张潮随口就接过来道:“所以不是所有用铅字印在纸上的文章都是好的嘛,也是‘良莠不齐’!”

  但是这并不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