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49章 轩然大波(三章合一,有点长,求月票!)

第349章 轩然大波(三章合一,有点长,求月票!)(7 / 9)

!当年张潮骂“新理念作文大赛”是“谋杀现场”,评委是“杀人犯”,转头自己亲爹开始卖作文选,还把“新理念作文大赛”自己包办。文人的骨气?呸,都是生意!」

  「你们把文化战略看得太简单了,我们国家正在下一盘大棋!就像中国男篮不能永远指望归化球员,文学更需要本土巨星。张潮至少敢说真话,比那些跪舔诺奖的“作家买办”强百倍!」

  ——虎扑论坛

  「站爆张潮!某些作家写农村必是愚昧落后,写城市必是物欲横流,跟张艺谋早期电影一个毛病。建议诺奖改名叫“第三世界伤痕文学奖”!」

  「呵呵,张潮不是又当又立第一人!你看他新小说找不找美国出版社?有本事学曹雪芹“批阅十载”不出版啊?这都是文人炒作新套路:爱国人设+碰瓷诺奖=财富密码。懂得都懂!」

  「别看这哥们现在蹦得欢,等新小说卖不动了,保证哭着求马悦然见面。参考当年慕容雪村骂完体制,最后还不是乖乖回来写主旋律?」

  ——豆瓣某小组

  ……

  正当网络讨论热火朝天的时候,白岩松采访张潮的节目终于在央视的黄金时间,《面对面》栏目中播出了。更难得的是,这次节目对张潮关键性的回答几乎一字不剪,完整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如果说报纸和网络报道,因为篇幅所限和记者的水平不同,无法完整传达张潮的观点,造成了舆论撕裂的话;那么《面对面》播出以后,就几乎只有一个声音了。

  这个声音,可以用「微博网」上一条被点赞了百万次的用户分享总结——

  「刚看完访谈,浑身起鸡皮疙瘩!张潮让我想起80年代的崔健,都是要把某些神圣的东西撕个粉碎。当他说要“对得起汉语的平上去入”时,我忽然懂了为什么读翻译文学总像隔层纱——母语里平仄韵律,才是我们的文学基因啊!」

  这种巨大的共鸣在很短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互联网和舆论界,当然也包括文学圈。

  作为张潮的班主任,于华第一个跳出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一开口就让人忍俊不禁:“我看了开头,还以为张潮是在骂我呢,我想这不是‘欺师灭祖’吗?后来又看到他夸《活着》,我才没把他‘逐出师门’。”

  很快他就转回了正题:“这小子比我当年骂‘文学已死’时还猛!不过他说到点子上了:80年代我们读卡夫卡像缺氧者吸氧,现在该学会自己制造氧气了。”

  阎连科在「微博网」上的发言,也很引人注目:“终于有人捅破这层窗户纸!张潮说的那种人在作协大院随处可见:喝着龙井谈博尔赫斯,摸着麻将论卡尔维诺,唯独对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