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勇气,是智力活动的产物(2 / 5)
好,就绕过这个你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讨论‘挑战’的动机。
日本用武力去‘挑战旧秩序’以后呢?又带来了什么‘新秩序’呢?”
藤井二十郎显得更加局促不安了,这个问题他同样无法回答。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大特点是既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也没有短期的战略目标,只有一个又一个的口号。
这些口号最终变成了一个“挑战”接一个“挑战”的无限套娃,永无终止的献祭,最后毁灭了自己。
张潮微笑地看着藤井二十郎,这种典型的挖坑给自己跳的傻子,就很日本——有些话说出来爽,但却不能放在台面上讲,你一个中学老师又不是石原这样的政客。
石原讲完有人兜着,还能骗到选票,你说错话只能失业。
张潮叹了口气道:“支撑这些所谓‘挑战’的,并不是勇气,而是冲动。如果勇气如此廉价,它也不会成为人类最高贵的美德之一。
就像我前面说的,运动员参加比赛,是因为历经了漫长而艰苦的训练;讨论中提出意见,是因为经过了许多年的学习。
这些‘挑战’是基于对自身的认识、对客观情况的掌握,以及清晰的目标和实现的路径,绝不是‘板载’冲锋。”
王震旭翻译到最后一个句子的时候,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如实翻了出来。
在场的日本人脸色都变了一变。无论立场如何,听到这个词的日本人脑子里都会产生类似的画面。
渡边恒雄突然能感受到张潮听藤井二十郎说到“占领大半个中国”时的感受了。
张潮的语气没有丝毫变化,依然平静如水:“既然你喜欢军事,那我也举一举军事的例子——伟大的克劳塞维茨在他的不朽之作《战争论》里,曾经花了整整一个章节论述‘勇敢’在战争中的作用。
让我总结,其实就一句话——「勇敢是智力活动的结果,真正的勇敢只存在于那些智力较高的人群当中。」”
如果说刚刚那句话只是让在场的日本脸上不好看,这句话则直接让现场哗然,就渡边恒雄也变了脸色。
藤井二十郎憋红了脸,再也忍不住了,站起来接过话筒反驳道:“你是在说大和民族智力太低吗?我们有多少诺贝尔奖得主,有多少伟大的发明创造,有多少惊艳世界的艺术创作……我们是最有智慧的民族!
一个中国人,在日本人面前谈论智力,实在是太可笑了!”
藤井二十郎的话引得不少日本人的同声附和,甚至有人在现场喊起了:“斯巴拉西(好样的)!”
毕竟日本在战后60多年取得的成就还是非常令他们感到骄傲的,在70年代、80年代,欧美社会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