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这里有人间烟火(5 / 5)
两个菜不过26块钱,怪不得成为最热闹的排档,此刻甚至都开始排队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篇小说要写什么、要怎么写,张潮实际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框架,他现在最需要的是「细节」。
要想让自己的小说打动读者,这些「细节」必须来自活生生的人!
《最后一课》之所以没有取材的过程,是因为张潮亲身经历过其中的许多事,有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也有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
甚至最后“大火”那一幕,现实发生的事都能提供不少灵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则不同。虽然他零零散散地读过不少后来人写的纪实文学,或者拍的纪录片,知道不少这个群体的故事,甚至秘密——比如电子厂的“临时夫妻”现象——但这都代替不了在人群当中观察与倾听的经验。
这样才能触摸到这个群体的血肉,乃至内心世界。
有时候这种身在其中、心在其外的观察方式,比专访、跟拍,更容易窥探到他们生活真实的一面。毕竟大部分人在与朋友吃饭时,才放松,也更有安全感。
离开的时候,张潮看到刚刚搭讪他的王艳红和她的小姐妹有说有笑地从街面上走过,身边多了一个染着金红色头发的年轻人,点头哈腰地围着王艳红转,谄媚极了。
王艳红也看到了张潮,虽然不知道他怎么换了这么一身土气的衣服,但仍然把下巴一扬,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意思无非是“你不要老娘,有的是人要”,施施然经过张潮身边,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