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5 / 6)
的角落坐下来。
喝了一口珍珠奶茶,甜腻的味道缓解了许立志的紧张,他从挎包里掏出一叠皱巴巴的稿纸,递给张潮,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最近才开始写诗,还不太会……”
张潮没有说话,接过诗稿看了起来:
【省下来
除了一场初秋的泪雨
能省的,都要省下来
物质要省下来,金钱要省下
绝望要省下来,悲伤要省下来
孤独要省下来,寂寞要省下来
……】
张潮有些意外,这首并不是后来为人所熟知的「工业诗」或者「工厂诗」。又看到下一首,则是贯穿了「农村」与「工厂」——
【我的粮仓
我体内孕育着一座饥饿的粮仓
它缺少血液必要的饱满
我的骨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
工厂散落于荒野
荒野上布满了我的毛细血管
这涓涓细流将祖国南方的加工业日夜浇灌
而我的皮肤,日渐龟裂
头上的稻田在秋天的风中枯萎】
……
诗歌一共有10多首,其中不少有涂改的痕迹,可见许立志为它们倾注的心血。有些还可以明显看到模仿的痕迹,有些还颇为幼稚。
虽然没有见到《我谈到血》《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等他成熟阶段写下的“名篇”,但是一位极有天赋的诗人的头角已经初现峥嵘。
张潮感慨地放下稿纸,问道:“你没有投过稿吗?《诗刊》《星星》《扬子江》这些。”
许立志惶恐地连连摆手道:“写得不好,不敢投。《诗刊》和《星星》我都有买,觉得自己写的距离上面的优秀作品还有一段距离。”
张潮笑道:“距离‘优秀的作品’有一段距离,那不优秀的呢?”
许立志沉默了,低下头,又变得腼腆起来。
一个诗人,无论外表多么落魄,内心怎么会没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近乎固执的骄傲?
哪本老杂志都有很多「人情稿」和「任务稿」,不得不发。个别年份甚至会浓度超标——张潮上一世曾经坚持订了近10年的《人民文学》,后来也被熏得不再订了。
才19岁的许立志确实还不够成熟,写出来的诗歌也并非尽善尽美,但比专业诗刊上的一些作品更好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他有一个名满天下的作家亲爹,别说不用在富仕康站流水线了,恐怕已经是全国知名的“少年天才诗人”了吧。
当然,命运是公平的——它给了许立志诗才,也给了他磨难。有些人一帆风顺,头上也戴着「诗人」的冠冕,可惜真不太会写诗。
张潮沉吟了一会儿,问道:“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