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97章 所谓幸福

第397章 所谓幸福(4 / 5)

  他们都被许立志的诗歌刺痛了。

  作家本来就是人群当中比较敏感的一类人,尤其容易共情。这两人都是优秀的作家,这方面的能力更加强大。

  许立志的诗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揭示了一个迄今为止,还没有被文学关注到的群体。

  这一切都超出了他们原有的人生体验,带来了强烈的精神刺激。

  马伯慵出生在一个工程师家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双学涛的父母都是工人,他从小就是“学霸”。两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文二代,相反,他们都有和“工人们”打交道的丰富经验。

  他们也并非不知道南方大型代工厂里流水线工作的状态——至少兰婷那篇《流水线上的孔雀:中国杀马特田野笔记》就写过这个流水线工人这个群体。

  但兰婷的文章重点在于这些年轻人通过修饰一个夸张的外在形象来释放内心的压抑,并没有对流水线工作本身过多着墨。

  而许立志的诗歌则血淋淋地揭开了这份工作后面的残酷——虽然两人也都知道这难免有源自许立志诗人气质的过度反应,大部分的打工仔不会像他这样悲观。

  但这恰恰就是文学对于社会现实的反馈方式之一——即使一件事情大部分人都接受,那就一定是合理的吗?

  双学涛在台阶上坐了一会儿,终于缓过来了,转头对马伯慵道:“你说的对,我们确实太幸福了。”

  马伯慵点点头,没有说话,感受燕京的晨光洒在身上的惬意,但心里却是那些从早晨就要进入车间,然后一直站到路灯亮起的同龄人。

  内心再次掠过一丝惆怅。

  过了一会儿,许蕊雅也到了四合院门口,看到两个大老爷们坐在台阶上一脸傻笑,同样是一脸懵圈……

  10分钟后,许蕊雅:“我不去台阶上坐,我在院子里坐坐就好……”

  上班后没多久,许立志的诗歌就传遍了《青春派》的编辑部。这位年轻的诗人,用自己的文字给了同样年轻的编辑一点小小的“深圳震撼”。

  双学涛问道:“怎么样,发哪里?”

  兰婷一把把稿子抢过来,抱在怀里,道:“人家都说了投给《非虚构》,谁也不要和我抢!”

  严格来说,兰婷还没有从厦大毕业,但她的毕业论文早早就提交通过了,加上张潮的关系,所以对她提前跑来燕京上班,学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几天她飞回厦门答辩就行了。

  她现在虽然只是普通编辑,但是俨然是《青春派·非虚构》的中流砥柱,不仅负责约稿、审稿、校稿,自己每期都要贡献一篇稿件,简直是个精力无穷的小超人。

  这个叫“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