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写得很好,以后别写了!(2 / 5)
随地都能找到自己”的时代,突然不能让别人随时随地找到了,那足以在亲戚朋友那里引发恐慌。
所以他最多就是在需要安心写作的时候把它关掉。
“怎么不可能?”余华在一旁道,“你忘了张潮在天桥上和我们讲过话?还有他上一篇小说《最后一课》里,手机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完全可以称为人身上的‘另一颗器官’了。
你想想,一颗‘人体器官’,还是长在外面的,用钱买来的,会玩出多少花样来?”
苏童略有所思道:“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那确实有可能。手机成为‘人体器官’,而且能随时被人看见,那就会成为身份炫耀的一种标志。
不过我很好奇,一部手机怎么会贵到要用一颗肾来换?这我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余华闻言摇摇头道:“我也想不通。可能是因为那个什么苹果手机特别贵?那也不会啊,上次我们不是都摸过了,张潮说国内的黄牛价也不过七八千一台。
这卖肾的中介是有多黑?竟然能把钱吃到只能买个手机的地步!一颗肾至少也得几十万吧?”
苏童道:“张潮可能就是为了讽刺吧,讽刺追求物欲、讽刺虚荣。小说嘛,夸张本来就是虚构手法的一部分。这算……呃,‘黑色幽默’?”
而许多普通读者在震惊、迷惘之后更是愤怒了,他怎么能对笔下的角色这么残忍?
在2008年,借贷消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新闻上时不时就有欠信用卡、欠高利贷还不上的新闻。但是卖器官这种事大家确实没能想到。
而且是为了手机卖器官?几乎所有人都和苏童一样,本能地掏出自己的手机看了看。
不过有一些比较关注数码产品的博主还是想到了一件事——2004年,摩托罗拉推出了一款代号“刀锋”、型号“V3”的翻盖手机,以打破记录的轻薄席卷了整个数码圈。
当时还能与诺基亚掰一掰手腕的摩托罗拉请了当红球星贝克汉姆做代言人,推出了一个经典海报:贝克汉姆面带一丝酷笑,将手机放在脸旁,仿佛刚刚接完电话;而他的脸颊上,竟然有一道伤口,就像是被这过分轻薄的手机割伤了似的。
超薄的V3手机和超人气的贝克汉姆一结合,让这款手机很快卖爆,市场上一机难求,于是开始有黄牛炒作。
最贵的时候,一部上市价4000块的V3,被炒到了上万块。那时候要是打电话你掏出一部V3,那也是倍儿有面子的一件事。
所以刷卡、借钱买V3的人并不少见,只是没有到卖肾的地步。
现在的苹果手机没有在国内上市,但是它的“水机”早就泛滥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