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狗日的张潮!(3 / 5)
社交APP「WeMessage」的朋友圈里。
克莱文将信将疑的点击链接,手机立刻从游戏界面跳转到AppStore界面,接着又自动进入「WeMessage」的下载界面。
克莱文一看就乐了——这不就是他一直在用的「微博网」吗?图标一样,细看出品公司也一样,应该就是「微博网」为苹果手机特地推出的版本。
他毫不犹豫地点击了下载,很快App就在手机上安装好了。点开来用「微博网」的账号就可以直接登录,界面十分整洁,并且弹出提示:
是否导入你的微博好友?
克莱文点了一下“是”,瞬间他的好友列表中就出现了上百个联系人。
这时候「WeMessage」又引导他把刚刚的那张图片分享到了App当中的「朋友圈」。
……
“张潮这个年轻人,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
深圳企鹅公司的大厦里,QQ业务的负责人手里拿着最新款的iPhone3G,在玩了两下「Fruit KungFu」和体验了一下「WeMessage」以后,近乎失控地吼出了这句话。
就在这一两个月,他们内部还在讨论张潮小说里「微博传信」楔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构想,能不能成为QQ今后的发展方向。
这还没几天,「潮汐文化」自己的社交软件上马了?
由于iPhone手机始终没有正式进入国内,所以「WeMessage」的中文名字叫什么还不确定,但是根据网络上的反馈,大概率是叫「微信」了。
作为企鹅核心业务的QQ,立刻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QQ团队并不是没有对「潮汐文化」借助「微博网」杀入即时通讯软件领域有所防备,相反,他们内部开过多次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潮汐文化」作为一家专注于文学、文化产品代理、开发的公司,「微博网」更多是其进行宣传的平台,想要跨界到即时通讯软件几乎不可能成功;相反,如果这么做了,会拖累他们其他业务的发展。
因为在国内,作为社交工具的即时通讯软件,QQ一统天下,飞信、UC聊天等各司其职的格局已经形成,别说后来者,就连起步更早、并且背后是巨头微软的MSN,都只能丢盔弃甲。
原因无他,这种软件一旦形成了稳固的用户基本盘,更换平台的成本极高——大家最后总是会倾向于只使用一个,至多不超过两个即时通讯软件。
所以要想撬动这块市场,投入资金的多少是其次的,关键在于怎么说服用户放弃原有习惯,更换新到新的聊天平台。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