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这不是我想要的未来(1 / 5)
“狗日的张潮!”
听完张潮的开场白,电视机前的观众又都忍不住骂了出来——合着我们群情激愤了这么多天,全在你的算计里?
这小子太阴了!
不过这也让很多人内心一块沉甸甸的石头稍稍放下了一些。
对中国的读者来说,张潮可以说是“看着他长起来的”青年作家。从2004年初三篇文章横空出世,几年来张潮在文学上的每一个脚步可谓都在所有人的见证中前进。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大部分人并不愿意“眼看他楼塌了!”——尤其是在这么年轻的时候。
既然《狗日的张潮!》这篇文章是他自己写的,那其中肯定有什么说道,不妨耐心听一听。
不过另有一帮人的反应却不太一样:
“妈的,这次幸亏经费不够,排稿排晚了。撤稿,赶紧通知编辑撤稿,全撤!”
……
待张潮自我介绍过后,董倩就笑着道:“相信很多观众朋友们对你已经很熟悉了,但我们还是先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今天为什么会来我们节目接受访问。”
紧接着就切入介绍短片,CCTV解说员特有的磁性声音响了起来:“张潮,生于1985年,我国著名的青年作家……”
短片还是比较全面的,不仅简要介绍了张潮的基本信息,也对近期他的两篇小说引发的争议做了一个回顾。
短片结束以后,董倩问道:“我们单刀直入——为什么选择匿名发表批评自己的文章这种方式?”
张潮想都没想地答道:“之所以匿名写下这篇……嗯,标题和内容都有些粗鲁的文章,主要原因是我怕别人骂得不够狠、不够到位,无法引发足够的关注。”
董倩露出一个略微诧异的表情——虽然这样的采访,绝大部分的问题与回答都已经事先核对过,但身为主持人、采访者,她有必要用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把观众带入到情境当中:“哦,这样说恐怕很多人会不服气。
写小说可能张潮很厉害,怎么‘骂张潮’这种事都要张潮亲自来呢?”
张潮笑道:“实际上我骂人可能比写小说更厉害一点,这个就不展开说了,怕伤了很多人的自尊心。当然,骂人厉害没有什么好自夸的,最多算个自保手段。
其实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引发社会大众对这件事的普遍关注,这样我的目的才能达到。”
董倩问道:“是什么样的目的,让我不惜用这么粗鲁的字眼来‘批判’自己呢?”
张潮听到这个问题,收敛了笑容,郑重其事地道:“因为我很笃定《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小杨’的遭遇未来一定会发生!可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