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411章 兑现承诺(月初求票)

第411章 兑现承诺(月初求票)(1 / 5)

“说实话,你写的这个故事我还是有点看不懂。”徐子东一边说着,一边抿了一口茶。他身前放着一叠稿纸,正是张潮最新的小说《画皮》。

  现在文学圈子里流行一个说法:“谁和张潮见面,一定要把他的新小说要过来先睹为快。”

  原因无他,从之前发表的两篇来看,所有稍有水平的作家、批评家,都清楚地知道张潮在写一种很新的小说,有人管这叫「未来现实主义」,也就有人说是「科幻现实主义」。

  当然还有人说应该叫做这叫「社会实验小说」——因为所有对科技发展有了解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张潮小说中描写的那些未来生活的细节,哪怕不能一一应验,也有不少完全有实现的技术与商业基础。

  甚至他自己都让「潮汐文化」开发了小说中的软件,让“未来”提前上演。

  这哪里是写小说,分明就是一场大型的社会实验——“我已经写了,你敢不敢做?”

  这是一种几乎被小说家们放弃了一二百年的创作传统:以作品强力介入并干预现实。

  所以也有人私下里表示了一种审慎的担忧:“张潮这不是在写小说,也是在给自己掘坟墓。”

  当然这些东西并不太能摆到台面上来说,有煽动读者之嫌。不过也让所有业内人士——包括文学界、互联网企业,都对张潮的新作品极为好奇。

  尤其在「微信」迅速成为美国排名前三的社交平台后,甚至有企业直接向张潮开价:“小说就不要往文学期刊寄了,我们买下来,多少钱你定。”

  徐子东自然也清楚这些传闻,所以笑着道:“你现在是字面意义上的‘一字千金’,这小说一个字不止一千美金吧?”

  张潮就坐在他的对面,面前则是一杯柠檬水。两人身在香港,岭大校园附近的一间小茶室里,窗外是一池荷花,几竿斜竹。

  张潮笑着道:“哪有那么夸张,一个短篇小说卖两千万美金,人家又没疯。——不过您说看不懂不应该啊。”

  徐子东被勾起了好奇心:“哦,这话怎么说?”

  张潮道:“您忘了,‘桃之夭夭’啊——您不是和王安亿老师很熟悉吗!”

  徐子东有些恍然道:“你是说,王安亿的《桃之夭夭》,你从里面得到的灵感?”

  张潮点点头道:“是啊,《桃之夭夭》,《画皮》的徐畅畅就是一个黑暗版本的‘郁晓秋’吧。”

  《桃之夭夭》是王安亿的代表作之一,以解放初至8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私生女郁晓秋在时代裂变中的成长历程。郁晓秋母亲笑明明的滑稽戏演员身份与风流往事,让少女自小背负“不名誉”标签。

  但她以蓬勃生命力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