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412章 文学之都

第412章 文学之都(2 / 5)

他的是巨大的欢呼声。

  此时正值夏季最热的时候,虽然是早上,但阳光依旧毒辣,幸亏主办方比较贴心,在毫无遮挡的舞台四周布置了几台冷风机,略略让人感到一丝凉爽。

  张潮先看了眼台下的嘉宾,又抬眼看了看目光里都是期待的香港书迷,露出了微笑:“各位街坊、各位文坛前辈、各位拿着我小说却忘记带笔让我签名的年轻人——”

  台下响起了一阵笑声。

  “今天站在这里,我有点恍惚。两年前来香港时,我在记者面前吹牛说要建一个纪念鲁迅先生的地方,结果被一些报纸和媒体说我‘大陆仔画饼充饥’。

  没想到两年后,这饼不仅画成了,还加了叉烧、烧鹅和菠萝油——变成了香港文学公园!”

  张潮一边说着,一边略略回过身,抬手指向背后背景板上的设计规划效果图:“今天站在这里,看着这片即将破土动工的文学公园,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呢?

  就像两年前我第一次喝到半岛酒店的英式下午茶——甜到齁嗓子的马卡龙配苦到发颤的司康饼,一口下去,甜苦交织,五味杂陈。

  但后来我发现,这才是香港的味道——多元、碰撞、矛盾,却又充满生命力。”

  张潮顿了一顿,站正了身子,语调又轻松起来,并且从怀里掏出了两年前他买的那块田黄石,小小一颗,晶莹剔透,如油脂般凝润。

  张潮用手指捏着田黄石将之举高,让它在阳光下散发着莹润的光泽:“两年前我在油麻地一家石头店里,和钟伟明先生‘斗智斗勇’,终于买下了这块田黄石。

  钟老板虽然与我意见不同,但他也告诉我,田黄之所以名贵,是因为它原本只是寿山石中的普通一员,但历经溪水冲刷、泥沙打磨、金属元素浸染,最终蜕变成了一块温润如玉的珍宝。

  今天回顾他的这番话,我忽然就想到香港——这座城市的文学,不也像一块田黄石吗?

  香港的文学史,就是一部‘碰撞史’。从清末南来的文人短暂停留,到抗战时期大批文化人避难于此;从金庸、张爱玲在报馆里奋笔疾书,到西西、也斯笔下本土意识的觉醒……

  每一代人都在碰撞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有人写沪上的咖啡馆,有人写江南的烟雨,有人写香港的街市,但无论笔下是哪里,最终都成了这座城市的养分。

  今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是老厂房、旧楼宇,但很快,它会变成一座文学公园。这让我想起钟老板的那句话:‘石头离开母矿,反而成了珍宝。’

  香港文学,不正是因为接纳了五湖四海的‘碰撞’,才沉淀出自己的独特质地吗?”

  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