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这样的未来,恐怖又甜蜜!(2 / 6)
到脑后。
朱妍玲看着马上就要退休的萧建国,既有理解,也有同情,悄悄地退出了主编办公室,轻轻地带上了门。
萧建国急着要张潮的新小说,不是眼红《收获》他们那几十万份的销量,而是今天张潮的新作品投到哪一家,意味着对这家期刊的肯定。
他代表的不仅是销量,还有数以百万计对他抱以极大信任的年轻读者群体。
尤其是最近三篇小说发表以及南京互联网大会发言以后,本来就已经炙手可热的张潮更上层楼,竟然让许多原本丝毫不关注文学、处于社会底层的年轻人也开始关注他了。
加上业内一直在传张潮第四篇小说会发在《花城》上,甚至有同行提前开始打听消息,更让萧建国如坐针毡。
他都不敢想象如果拿不下张潮的第四个短篇,《花城》会被人笑成什么样。
……
就在朱妍玲、萧建国焦急万分的时候,《青春派》杂志的编辑室里,一屋子其乐融融,一人手里捧着一叠稿纸看得津津有味。
这次,张潮并没有让《青春派》的编辑们等得太久。
来过四合院以后不过三四天功夫,马伯慵就收到了一封邮件,标题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不用看发件人,马伯慵就知道这肯定是张潮的投稿——借用世界短篇名作的标题是张潮这次创作的主要特征之一。
《装在套子里的人》,又名《套中人》,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名作,也曾入选过中国的高中语文课本。
在这篇小说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但更是受害者。
“别里科夫”一度是那种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张潮准备写个老古董?”马伯慵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马伯慵才把目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眼神有一丝迷茫,也有几份惊讶。
他按照编辑的人数把文稿打印了出来,亲手一份份发了所有人。
大家翻开稿子,马上就被小说里全新的“未来生活”给吸引了——
【罗智坐在自己早已踩点确认过的餐厅角落里,手指轻敲桌面,眼睛不时飘向入口处。指针已经过了约定时间五分钟,但他告诉自己这很正常,情感UP主“糖果少女”说过女生总是会迟到一点,这是约会礼仪的一部分。他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