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430章 “自我阉割”?最大危机!

第430章 “自我阉割”?最大危机!(3 / 6)

评的角度看足够专业;从社会新闻评论的角度看,也足够深刻。

  更难得的他将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而且深入浅出,哪怕是对文学和互联网都不够了解的读者,也能很容易地认可他的观点。

  张潮都有些惊了——在他的印象里,《南国都市报》也好,甚至是整个「南国系」也罢,已经很久没有出过水平这么高的评论员了。

  如果在外人看来,确实是一出手就掐住了张潮的“死穴”,怪不得兰婷这么着急。

  张潮收敛了自己的云淡风轻,用一种严肃的心情继续看了下去——

  【更值得警惕的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引发的舆论海啸已超出文学范畴。当企鹅的小马哥被迫发表公开信承诺,当千度的罗宾不得不撰文自辩,当安全卫士的红衣主教借机兜售“反追踪”软件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行业危机,更是整个社会对科技企业的信任崩塌。

  而这场崩塌的始作俑者,恰恰是张潮精心设计的“道德绑架”链条:先以文学之名将技术中性工具污名化为「作恶工具」,继而用集体焦虑倒逼企业自证清白,最终在公众的认知中植入「科技创新必然伴随道德沦丧」的扭曲观念。

  这种对未来的“预批判”的荒谬性在三个层面暴露无遗:

  其一,它漠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现实贡献。正是企鹅的即时通讯打破了跨国电信巨头的话语霸权,正是购物平台的C2C模式让数百万个体劳动者获得可以低成本自主创业的机会,正是千度的中文搜索筑起了抵御谷歌的技术长城。

  其二,它选择性忽视行业自律的客观存在。从2002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签署,到2006年「网络版权保护联盟」成立,中国互联网企业始终在探索技术伦理与商业利益的平衡点,他们不是毫无道德感的妖怪!

  其三,它故意混淆技术缺陷与主观恶意。将推荐算法的不完善等同于企业价值观扭曲,正如将菜刀可能伤人的物理特性等同于厨师的主观犯罪意图。】

  【当张潮在小说中嘲讽互联网企业的“野蛮生长”时,他似乎忘记了这种生存策略的历史必然性。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时,雅虎已成立两年;当QQ模仿ICQ时,微软MSN正在全球扩张;当千度对标谷歌时,后者已坐拥50种语言搜索技术。

  在这样悬殊的起跑线上,中国互联网企业除了以更激进的产品迭代、更本土化的运营策略、更灵活的商业模式奋起直追,难道还有第二条生路?倘若真如张潮所愿,用道德枷锁束缚住这些企业的创新手脚,今天占据我们电脑桌面的恐怕早就是MSN、eBay和谷歌——届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