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向着暴风的中心进发!(4 / 8)
择的歧路,以及由此带来的困惑、迷茫和阵痛。
它允许故事在矛盾中展开,允许人物在挣扎中成长或沉沦,允许结局并非总是大团圆,而是留下回味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这种宽容,是对生活本身复杂性的尊重,它邀请读者一同进入这复杂之中,去感受,去判断,而非被动地接受一个简化过的世界。
这种宽容,源于文学对‘人’本身的深切关怀。它知道,人是多么容易犯错,多么容易迷失,多么容易被洪流裹挟。正因如此,它才更执着地去描绘、去理解、去呈现。
它试图证明,即使在最深的危机、最荒谬的处境、最沉重的黑暗里,那属于人的、复杂而真实的存在本身,就值得被看见,被记录。
它记录危机,不是为了渲染绝望,恰恰是为了证明这种危机的存在,证明它在人的生活中投下的巨大阴影,以及人在其中挣扎求存的真实状态。
它相信,证明危机的存在,就是证明人类配得上这种危机——因为我们有能力感知它,描述它,并在描述中寻求超越它的可能。
这种证明本身,就是对人性的尊严一种深刻的确认。”
张潮的话,让听众想起了他的那些作品——虽然他一句也没有提及——从《少年的巴比伦》里路小路的迷茫,到《少年如你》里校园暴力的残酷,再到《刑警荣耀》里程队长的无措……
他的每一部作品,似乎都在践行着他所述说的这些原则。
但这还不够,张潮的声音又从从容变得略带激昂,他顿了一顿,环视了整个会场的听众,才继续道:“然而,仅有宽容是不够的。文学还需要一种近乎顽固的执拗。
这种执拗,是对真相的执着。文学不是新闻报道,它追求的不是表层的、即时性的‘事实’,而是穿透表象,抵达生活和人性的某种核心真实。
这种真实,往往隐藏在喧嚣的口号之下,掩盖在精致的谎言背后,或者被集体的狂热所淹没。
文学的执拗,就是像一个孤独的掘井人,执着地向下挖掘,哪怕触碰到的是坚硬的岩石、刺骨的冰水,或者令人不适的淤泥。
它拒绝被表象迷惑,拒绝被流行的观念绑架,拒绝为了取悦谁而扭曲自己看到的世界。
这种执拗,也是对语言的忠诚。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真正的执拗,体现在对语言精纯度的不懈追求上。
它要求作家像一个老工匠对待手中的玉石,反复打磨每一个词句,剔除浮华与矫饰,寻找最准确、最有力、最能承载复杂情感与深刻思想的表达。
这种对语言的敬畏和锤炼,本身就是对浮躁世界的一种抵抗。它拒绝让语言沦为空洞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