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我们的礼物(3 / 8)
可问题是县里距离许家湾十来公里,坐轿子得累死个人。
要是想坐花轿,那就得在村里找房子。
可那样就不需要车队了……
两口子还因为这事拌了几句嘴。
毕竟当初许鑫答应妻子要坐花轿,还要让轿夫学《红高粱》里那样颠她的。
最后还是许大强问了下村里的长辈,确定只要新娘子的脚不挨着地就不算走回头路,于是定下来了先用车从城里接,到了村口,许鑫抱着上轿,然后他骑马的流程。
许大强和杨蜜都满意了,唯独许鑫那“劳斯来斯配大奔”的提议,直接被忽略掉了。
最后就是试菜。
八个蒸碗就不提了,早上吃的羊肉饸饹面也不提了。
光是中午这正餐,许大强就请了四组人马。
鲁菜、粤菜、淮扬菜、陕菜。
都是从他认识的朋友那饭庄、酒店里拉来的人。
这些厨师团队要在这忙活到大集结束。
定的是一桌36道菜,集市上和村里两种规格。
村里36桌,大集上开宴16个菜,流水席。
不过规格都相差的不远,别的不提,连集市上请大家来吃的菜肴里都有龙虾,你就琢磨这宴席的级别吧。
龙虾直接从包头运。
去年包头通青岛的海鲜运输列车已经开通了,海产品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定的是36道菜,但问题是怎么选。
从寓意,到味道,再到看起来好看不好看……
许鑫一瞅这阵仗本来还说给任长箴打个电话,让他们来拍一下陕北农村大席的食物,可这阵仗一摆出来,他就知道……别想了。
喊人家过来喝喜酒就得。
要是真把这些片段拍到纪录片里,他得被人骂死。
这已经不是什么奢侈不奢侈了,而是纯粹奔着浪费去的。
一桌十个人,36个菜。
光打包塑料袋都得一笔钱。
他也跟许大强反馈过,不要这么铺张……但许大强却表示就这一天,必须得这么做。
因为许淼结婚的时候,就多少显得有些“寒酸”。
不是没钱,而是他和张倩结婚那个节骨眼,老丈人家那边正在经历一场人事任命的小小“矛盾”,每个人都要洁身自好,不能让人抓住了把柄。
所以,大儿子的遗憾,要在二儿子的婚宴上补全。
更别提……这是双喜临门。
而婚礼的大概框架有了,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
每个人都集思广益。
比如杨蜜,她在看到了家里为了15号那天的宴席,拉过来的一卡车茅台后,琢磨了一下,给提了一条建议。
咱是不是得跟代驾公司打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