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 第864章 追光吧,校长

第864章 追光吧,校长(7 / 9)

下楼去给买炒面了,还顺带加了个沙县的鸡腿和可乐。

  并且,大家终于懂得了“义父”这个称呼的含义。

  好嘛。

  原来这么用的。

  而恰是此时。

  王斯聪双手抱拳:

  “多谢义父抬举。”

  得。

  还特么是相互的。

  不知多少人看着采访笑出了声。

  这俩人……

  有梗啊。

  ……

  这次的新浪娱乐采访,其实氛围很是轻松。

  前面的话题算是暖场,让人不自觉的就带入到了二人的采访氛围中。

  不过赵宁那边显然也没忘记了“甲方”的要求,开始询问追光工作室的事情。

  话题依旧是表现欲超强的王斯聪主导。

  不过他的表现欲强归强,该说的话却一样没少。

  “其实我们进入数字特效领域并不是看中它的回报。甚至我话可以放到这,在后续我们发的年报上面,可能上面的盈利情况会很难看,甚至连年亏损几千万的准备我们都做好了。

  至于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也并不是我们钱多。而是我们觉得未来的电影市场,特效技术一定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影视剧当中。

  我给大家一组数据大家就知道了。近五年来,运用数字特效技术的好莱坞电影比例,每年都是超过百分之10的在递增。

  特效很烧钱,我给大家算一笔账。

  电影特效的步骤,需要美术原画、3D建模、骨骼绑定、元素特效、场景合成、音画合成、渲染导出等等步骤,每一步都由一个或几个小组负责。

  我们按下限假设,一个组4人的话,一部普通五毛特效电影那就至少需要30人以上专门去做特效。根据人员资历与技术水平不同,薪酬不同,假设平均每人每月1W元工资,30个人,一个月就是三十万。而这一个月还不一定通过,万一有地方需要调整,那么这些人再更改一下,可能两个月时间,就是60万。

  注意,这还只是普通五毛特效。而如果按照大蜜那部电影……”

  ……

  “……其实不算剧透。大蜜那部电影的后期特效团队超过了500人。先不说花多少时间,单是人工成本,按照一万块的标准来计算,一个月的人工费用就是五百万。

  其次是技术成本。注意,特效都是按秒收费的,假设1秒1000块钱,1分钟6W块,一部大片如果有60分钟特效,就要360W。

  这还没算精细程度,越精细越贵。假设1秒24帧,精细的特效需要逐帧处理,每一帧可能都要1小时,一秒钟特效做个一两天也是常见的,技术差点的要更久。

  这还不算我们的硬件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