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 第1049章 没把我当人

第1049章 没把我当人(1 / 6)

因为隔三差五就有颁奖礼,所以郝运暂时没有回国,和安小曦在米果玩了一段时间。

  还去了一趟海边的曼彻斯特。

  郝运以为他再也不会回到这个让他难受的地方,但其实电影拍完之后就没什么感觉了。

  就觉得冬天的海边曼彻斯特,如果天气好的话,蓝天白云,还有一望无际的海岸线也挺漂亮的。

  接下来是第82届米果国家评论协会奖。

  郝运拿到了十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两个奖项。

  这种奖项都没什么含金量。

  关于奥斯卡前哨站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四大前哨站,也有人能够凑成八大,其实几大都无所谓,关键是把势头拉满。

  电影《社交网络》获得了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四项大奖,同时还入选了年度十大佳片之列,成为本届国家评论会奖的最大赢家。

  也可以说郝运的第二战是输了。

  接下来12号的第31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则是《国王的演讲》拿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三个大奖。

  而《海边的曼彻斯特》只拿到了最佳摄影。

  也是一场输掉的战役。

  反倒是14号的第36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海边的曼彻斯特》终于时来运转。

  这个奖项的创始人是当时任洛杉矶时报影评人的查理·卓别林和自由撰稿人鲁斯·巴切勒,是奥斯卡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海边的曼彻斯特》一举拿下四奖,成为最大赢家。

  除了荣获年度最佳影片奖外,郝运再一次将份量颇重的最佳导演奖收入囊中。

  然后就是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摄影。

  曹楯跟着郝运,凭借《海边的曼彻斯特》已经连刷两个最佳摄影奖了。

  这种国外获奖的经历,哪怕奖项的含金量一般,也足以让他在国内摄影界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十二月份的颁奖礼就到此为止了。

  其实,郝运这些天不只是参加这四个颁奖礼,隔三差五就会有颁奖礼。

  比如第63届导演工会奖、第17届演员工会奖、第22届制片人工会奖、第16届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等等。

  有时候一天都能去俩。

  这些颁奖礼非常快速,有些甚至不需要去现场,没有任何的仪式。

  当然,这样的奖自然也开不到什么好东西了。

  有的给临时属性,有的给电影小论文。

  只有那四场颁奖礼有些分量,郝运在这几个颁奖礼一共拿到了最佳影片*1,最佳导演*2、十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2、最佳摄影*2,一共八个奖。

  前边四个和郝运都有关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