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指指点点(4 / 5)
法吗?”
李世民移开目光,又道:“既然互市的银钱是你赚来的,由你花出去,朕也不会拦着你。”
“多谢父皇体谅。”
长孙皇后抱着女儿,给她喂着水,这孩子的明亮的眼睛一直看着门前的父子两人。
话不过投机半句多,父子俩颇有一种道不同不相与谋的感觉。
尉迟恭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别看现在的太子年少,这个太子可一点都不简单,如今也在朝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毕竟揍了李元昌一顿,还能够继续执掌大权,依旧深得陛下信任的人可不多。
“儿臣,告辞了。”
“慢着。”李世民又道:“近来宗室那边对你的言辞依旧颇多。”
李承乾道:“是吗?又想让儿臣揍他们吗?父皇放心这一次不会被人抓到把柄的。”
“朕没让你揍人。”
“那父皇是什么意思?”
“你走吧,朕多与你说三两句话,便觉得牙疼。”
李承乾提了提肩膀上的书袋子道:“儿臣告退。”
等这个儿子走远了,李世民指着他的背影道:“你看看这个混账小子。”
尉迟恭劝道:“陛下,其实太子殿下修建河西走廊四郡,军中将领都十分赞许。”
李世民道:“连你也这般赞许吗?”
尉迟恭连忙道:“让太子殿下主持朝中用度,正是因陛下英明。”
李世民挥袖道:“等李义府在河西走廊闯了祸,你看太子他还敢不敢在朕面前这个跋扈。”
在满朝文武眼中,当今陛下是英明的,当今太子是贤明的。
一个英明的皇帝与一个贤明的太子,让大唐的满朝文武觉得,大唐百年内一定会是鼎盛的。
人都是有憧憬,可对东宫太子来说,大唐的脱贫致富路很难,至少现在还没有任何的起色。
整个关中除了泾阳,绝大多数人还是一片赤贫的景象。
如果土地分配是大唐的人均财富象征,未免也太单薄了,这种单薄是经不起天灾的。
粮食的保有量是一回事,如果充裕的物质基础以及生产力能够战胜天灾了。
那样才会让这位太子踏实一些。
经过三天的批注,李承乾将李泰的括地志第一卷作出了很多批注,多是一些需要补充的地方。
魏王府邸,李泰见到了原本交给父皇的括地志第一卷,不知为何会在了东宫太子手里,也不知为何皇兄会做出这么多的批注。
李泰翻看着一页页被标红的地方,每每多看一眼,便觉得扎眼。
几十个文学馆的编撰,站在原地不敢吱声。
终于,李泰忍不住了,他重重将书卷丢在地上怒道:“来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