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开设规划(4 / 5)
清晨飘下一阵雨水,细密的雨水浇在关中。
一队官兵来到渭南县,来人是颜勤礼领着的京兆府人手。
另有一队官兵前往了渭北县,听说要在渭北以东,潼关以西的临渭一带开辟二十万亩的葡萄地。
临渭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那里的光照与水土很适合种葡萄。
颜勤礼此番来渭南县一是为了开辟荒地,二是入秋之后,长安城需要大量的大葱。
渭南县令裴行俭亲自前来迎接,如今的裴行俭已有了些许黑须。
见对方的目光,裴行俭躬身道:“颜书令,下官是关中各县县令中最年轻一个,留一些胡子是为了让他们看下官能够稳重一些。”
颜勤礼倒也不怪,他道:“今年的甜瓜收成不错,入秋之后还要注意冬枣与甜梨的栽培。”
“下官都已安排好了,颜书令入县查看吧。”
颜勤礼走入县内,与裴行俭一路走着。
渭南位于关中平川的中心,也是关中农事的关键地带,更是产粮大县。
颜勤礼对他道:“泾阳与渭北如今也走入正轨,太子殿下十分牵挂渭南。”
“是呀……”裴行俭尴尬笑着,又道:“关中传闻,太子殿下眼中就是看不得关中有荒地。”
“老夫这里有一卷书,你且拿去看看。”
“喏。”裴行俭恭敬接过这卷书。
来到眼前一片大葱地,这片高塬五顷地都种满了大葱,如今郁郁葱葱看着很是舒心。
见裴行俭已经打开了书卷,颜勤礼解释道:“以后的渭南县分两区治理,一共分六个乡,你依旧是这里唯一的县令,可做事不能大手大脚,按照京兆府的说法是……”
“细分管理。”
见裴行俭接话很快,颜勤礼摇头有些惭愧道:“老夫的有些话语还不如你们来的熟练。”
裴行俭作揖解释道:“颜书令来关中的时日并不长久,而下官时常看京兆府的文章,其实就算下官不会,乡里时常听京兆府讲课的乡民也都会了,现在的关中各县不仅仅要自己学,还要学得比乡民们更快。”
颜勤礼颔首:“京兆府不能脱离这些乡民,各县的治理反倒是各县县民在鞭挞我等了。”
裴行俭点头。
颜勤礼指了指身后跟着而来的几个官吏道:“他们都是京兆府的文吏,可以帮助裴县令治理渭南,京兆府下达的种种方略,他们心里都清楚,今年渭南要开设六座作坊,集中人力进行生产。”
“喏。”
颜勤礼带来的人多是年轻人,为首的一人行礼道:“裴县令,下官京兆府文书记录,张大安。”
只有颜勤礼知晓张大安的真实身份,他是这一次建设渭南县的小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