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失蜡铸造法(4 / 5)
盛况更胜往昔。
李丽质与东阳也回到了东宫,她们帮着皇兄翻看各县的奏报。
李承乾看着账目,感慨道:“果然,抢来的比征收市税来得更多,明明可以抢嘛。”
李丽质道:“皇兄万万不可这么说,抢劫只能富裕一时,京兆府养肥了高昌,才会有如此收获,可长久之计,还是主持贸易更重要。”
李承乾赞同道:“丽质说得很对,可持续的才是最稳定的。”
她又道:“今年的河西走廊市税是往年的三倍,光是这两月的市税就有三万贯。”
宁儿递来了一叠奏章,道:“殿下,这是洛阳送来的。”
这是马周与李义府送来的奏章,杜荷在洛阳的纸张大作坊与肥皂大作坊建成了,招募了两千人劳作。
“皇兄,皇兄!”东宫外传来了喊叫声。
李承乾抬头看去,见是小兕子正快步跑来,她走入殿内欣喜道:“少府监将皇兄要的东西造出来了,人就在东宫外等着。”
七岁的明达跑入殿内,就扑进皇姐的怀中。
李丽质用手指戳了戳妹妹的额头道:“往后可不要这么跑来跑去的,摔了怎么办?”
她摇头道:“妹妹走得稳当,不会摔的。”
“你小时候走路就不稳。”
她又在姐姐的怀中撒娇般地嬉笑着。
还能怎么办呢?李丽质只能宠溺着妹妹,抚着她黑亮的长发,又是数落了几句。
片刻后,她又去了东阳姐姐的怀中,央求东阳姐姐教她写字识字。
李承乾走出了东宫。
三个铁匠站在东宫门前,双手呈上一些零件。
李承乾道:“爷爷,把你酒坛边的小木箱带来。”
正在小憩的李渊抚须道:“朕哪有你的小箱子?”
有懂事的太监忙去看,果然将太子殿下的小木箱子带了出来。
李渊好奇道:“你什么时候放的?”
“怕弟弟妹妹给拿走了。”李承乾讪讪一笑,道:“她们不会去喝爷爷的酒,放在酒坛边最安全。”
被孙儿给这么利用了,李渊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那些藏酒喝一口少一口,很是宝贵。
酒坛子三步之内都是禁地,竟成了孙子藏东西的地方。
猜想着孙子藏着的是什么宝贝,他老人家凑活过去打量着。
李承乾打开木箱子,从其中拿出一把刻刀与一个滚轮。
少府监的工匠造出来的是铜器,李渊看着孙子将一个个零件装在一起,随着几根铁针扣住尺子的两边。
一个黄灿灿的铜制游标卡尺就制成了。
因一些技艺上的限制,用来固定的铁针穿过了铜制的夹头,像是一根带长刺的棍子。
李承乾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