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要晴了(4 / 5)
围在小福身边,等待着炉子里的烤包子熟。
李承乾提起鱼竿,放在了边上。
宫里的纸张越来越多了,泾阳送来的纸张,还有洛阳送来的,更有渭南送来的皮纸。
一张又一张的纸,在孩子们手中折成风车或者是飞机。
高阳快步而来,道:“妹妹给皇兄折了一个碗。”
李承乾接过她折成的碗,道:“听说这一次你考试没有考好。”
高阳抿着嘴委屈道:“题太难了。”
“今年冬假去找你东阳姐姐再补习一番。”
“嗯。”高阳懂事地点头。
一道道菜肴放在桌上,正冒着热气。
等父皇回来了,父子俩单独一桌。
这几乎是宫中不成文的规矩了,每一次皇后与东宫孩子们用饭,都会将陛下与太子单独放在一旁。
不远处是热闹的饭桌,这里则是安静的父子俩。
李世民夹起一块腌萝卜放入口中,咀嚼着。
李承乾给自己盛了一碗羹汤,安静地喝着。
安静得只有碗筷的碰撞声与食物咀嚼的动静。
等有些吃饱了,李世民看着儿子,儿子的下巴还有泛青的胡渣,问道:“粮草都准备好了?”
“嗯,又调了五十万石。”
“朕与军中诸将商议只需要三十万石。”
“多一些也好,将士们心里可以踏实一些,往后还会继续运送,今年丰收关中的粮食富余,父皇放心。”
“你的粮食都是从潼关运出来的?”
李承乾搁下手中的筷子回道:“关中要发展需要棉花,这一仗儿臣自会鼎力相助。”
李世民笑着,把身体的重量放在椅子上,“现在军中的将领都知道,只要是太子在后方调度粮草,出征在外的将士就不会饿肚子。”
李承乾看着内侍的太监将碗筷都收好,余下的菜肴又端给皇子公主们一桌,孩子们正是食量大涨,长身体的时候,吃得也很多。
李治与李慎已吃了两碗粟米,六只烤包子,还有继续能吃下去的架势。
李世民道:“来年就让青雀与恪儿成婚了,朕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李承乾接过太监端来的茶水,手捧着茶杯点头。
“恪儿说来年他不想随军出征,想要继续奔走各县,看看各县的情形,这就是你让他做的事?”
“在父皇看来这件事稀松平常,可对他或者孤来说这件事意义重大。”
李世民感慨着,“杨妃也安心了,他们的婚事你说过了?”
李承乾摇头道:“儿臣只是说了父皇在考虑他们的婚事,没告诉他们娶得是何人。”
“宗室中人对你削减例俸的事,依旧颇有微词,需要朕帮你缓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