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二百九十四章 那一类人

第二百九十四章 那一类人(2 / 5)

旧与往常一样,听着群臣的依次向皇帝禀报各项事宜。

  从各国使者进献的财宝来看,贞观一朝的帝制,在天山一战之后又一次站在了巅峰,各国使者向这个强盛的帝国进献了他们最大的诚意。

  李唐的根基也更加稳固,帝制的统治力也得到了彰显。

  父皇的权力与威望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巅峰。

  李承乾侧目看向此刻坐在皇帝,处于人生巅峰的父皇,壮年得了孙子,又平定了天山。

  如今,父皇的帝王制已完成了绝大部分的架构,三省六部制下的集权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

  随后皇帝的旨意颁布,大概就是大唐以后要侧重文治,坚持以农为本,加强选官制度,尤其是在科举之策上,对外则是威服四方,稳固边疆。

  再次说了民依於国,国依於民之类的话。

  讲述前朝灭亡的原因,并且引以为戒,望朝堂团结不要互相猜忌的一些话语。

  大抵上,零零总总可以归结为一种现象。

  李承乾暗想着,这种现象以及如今朝中的种种朝章政令,也就是史书所言贞观之治。

  这是最直观的印象,现在就是贞观之治正在走向最强盛的一个路线。

  用图表画一张图,那就是一条向上的曲线。

  各国使者觐见之后,舅舅便站出朝班说起了早晨时在东宫说过的话语,因此又与郑公争执了起来。

  殿外的诸国使者都还在恭敬地站着,听着郑公正在殿内朗声言语。

  这一刻,禄东赞心中隐约有些明白了,放眼太极殿的文武,天可汗的手中还有能征善战的将领,这些人都是前隋末年,战争中筛选下来的。

  可恰恰吐蕃没有这么多的能人,也没有如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或者他们身后的一众能臣,如张行成,岑文本,于志宁,褚遂良这些后继而来的年轻之辈。

  还有更年轻的一辈,那些人……禄东赞都认识,有许敬宗,上官仪,颜勤礼,还有那位还未从天山回来,就已威名传遍长安的薛仁贵。

  强人如林的大唐,令人艳羡不已。

  郑公朗声道:“陛下!赵公所言,休养生息是不错,可人不能总是安逸,当关中习惯了安逸,习惯了粮食自然成熟,习惯了得天独厚,人就失去勇气。”

  “就如当年没有燧人氏取火,人不会烹煮食物,茹毛饮血的人不会长寿,就如没有大禹治水,人们只会一次次在水灾中失去所有,没有神农氏就没有现在的百草药经。”

  声音在大殿内掷地有声,郑公接着道:“更不会有现在,人可以休养生息,但不可安逸,臣依旧劝谏陛下,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关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