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三百零七章 储君治下

第三百零七章 储君治下(4 / 5)

开这份名册看着一个个名字与籍贯,确认了这只是普通的名册。

  太子长大了,能够驾驭臣子了。

  那么,自己这个舅舅究竟是该骄傲还是该担忧。

  长孙无忌错愕一笑,竟被外甥镇住了。

  皇帝不在长安的这两月,朝臣们意外地发现,在国事上,太子竟没有过问房相。

  正常看来说房相是太子的老师,在国事上这位太子遇到难事,问一问房相也是应该的,而且是正常的。

  很多时候,应该说大多数的时候,这位太子殿下都是独立在完成这些事,期间一道道奏章批复之后便送了回来。

  中书省又开始了加班,朝臣们回过神发现,这两年关中与洛阳,潼关再也没有出现过水灾。

  到底是天公下雨不多,还是河道修缮之后修建了淤地坝的原因?

  这些暂且不说,光是这两月,关中的市税迎来了巨大的增长,一个月的市税竟然高达三十万贯,库房铜钱堆积如山,宫里的太监光是抬钱入库,都累趴下好几个。

  本来天山一战胜利之后,朝中很头疼田地分配的问题,田地有好有坏,要是给予荒地,反而会让人议论朝中不厚道。

  大抵上,陛下也是对这种事很头疼的,所以会在这个节骨眼出游?

  但就连这种老大难的问题,在太子的吩咐下,半月就摆平了。

  而且让关中五万多府兵满意。

  在朝臣固有的思维下,分配问题向来是老大难的。

  可当关中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财富,并且比之田亩价值更高。

  通过就业岗位与作坊承包的方式解决了军功分配的问题与丰厚的一笔钱,或者是否要田亩由府兵自己选择。

  用京兆府的话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能充分调动生产的积极性。

  因此关中的粮食在预料之中涨价,从斗米五钱,涨到斗米八钱。

  这是太子殿下执掌国事期间完成的第一件大事。

  承天门外,三个太监扛着满满一筐铜钱,他们拉着绳子的手还有些颤抖。

  终于有一人脱力松开了手摔倒在地上,他有些撒泼地道:“不想干了!”

  “呵,内侍掌班说了,太液池的鱼越肥,太子越高兴。”

  那太监只好又爬起来,继续拉着一筐铜钱送去库房,此刻的库房内,堆满了铜钱。

  库房的门一打开,就有铜钱迎面淹来,淌出来的铜钱就快把人给埋了。

  几个太监手忙脚乱的拿着木板将淌出来的铜钱全部推回去,再用木板挡住,将一大筐的铜钱倒入。

  确认外面没有留下一枚铜钱,这才松了一口气,吃力地关上了库房的门,人当即就累趴了。

  与之同样累趴的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