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三百一十三章 腊月

第三百一十三章 腊月(4 / 5)

看着账目,今天又卖出了棉布五千匹,棉衣三千件。

  颜勤礼道:“虽说卖得紧俏,眼下来看关中各县各乡的人穿着棉衣棉服的人依旧不多,还是太过昂贵了。”

  不论从棉花的运输还是从织布的过程来看,棉布的昂贵是必然的,这不仅仅是因棉布少。

  棉花从西域运送而来,耗费了多少人力且不说,棉花成线成布,其中的工序消耗的人手也是巨大的,不贵反而是没道理的。

  想要棉布更廉价,还看如今人在西域的郭骆驼,看看来年的棉花收成能否更好,也要看关中的生产水平。

  这也是太子殿下一直强调生产技术的原因。

  许敬宗道:“棉衣卖完了,各县库中还积压了六成的棉花。”

  就连颜勤礼也意识到,棉布的产出赶不上需求,更跟不上棉花的消耗,本想着来年入春就将棉花消耗完,可眼下来看,就算是到了来年春季,库中的棉花至少还有三成。

  各县赶工赶制都来不及,许敬宗道:“老夫这就写奏章告知太子殿下。”

  言罢,许敬宗先是搓了搓手,让手感觉到暖意之后,提笔开始书写。

  颜勤礼看着许少尹书写奏章,提到了棉布作坊窘迫情况,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京兆府的办事方式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遇到问题就要解决,而不是放任问题的存在。

  颜勤礼道:“少尹,关中不该增设作坊,现在各县压力这么大,再增设作坊人手不足且不说,总不能停下其他作坊的人都去纺织棉布。”

  许敬宗停下手中的笔,又重新写了一份,这一次两人都确认没问题,才去递交。

  朝中有人休沐,有人在忙碌,太子监理朝政时常会在中书省处理政务,尤其是宗室出了这种事。

  中书省内,有人交谈时也是放低了声音。

  李承乾坐在这里,正在看着各地送来的文书。

  泰山送来了消息,父皇这些天一直都住在泰山,既没有去设祭坛封禅,也没有要回来的意思,更不想管宗室的事,反倒是与众人一起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父皇出游,当儿子总不能不管不问,还要给父皇的随行大军准备粮草,准备衣物以及各种日常所需。

  皇帝出游是很花钱的,花销特别大,李承乾蹙眉写了批注,粮草保持不变,用度适当削减。

  出游之后,朝中也没有再收到劝谏父皇封禅的奏章了,说不定想让父皇封禅的那些人,都去泰山。

  倒是恪弟送来了消息,李元昌也去了泰山,每天都等在泰山脚下,他希望父皇对那些兄弟可以从宽处置。

  注意到眼前站着人,李承乾抬头见到了颜勤礼,道:“何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