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归来的皇帝(3 / 5)
让西域再一次恢复西域人大军,如此一来只要西域臣服大唐,西域人自然会维稳西域诸国。
朝中老旧的想法依旧存在,这也是无可避免的,谁都想要用最轻巧的办法来解决沉重的负担,并且以他们自己在史书上的认知,或者是前人的经验。
李承乾道:“崔侍郎不用担心朝中开支。”
崔墩礼行礼回到了朝班。
褚遂良手执笏板,走出朝班禀报道:“殿下,辽东传来急报,高句丽内部出现了内乱,高句丽王被杀,陛下命张俭派人查问。”
朝堂上有人开始议论了起来,李承乾颔首道:“鸿胪寺派人再去打探消息。”
“喏。”褚遂良回到了朝班。
高句丽距离长安还是太远,众人不在意高句丽的内乱,但在意陛下对高句丽的看法,眼下众人纷纷猜疑,甚至有人以为陛下就是要东征了。
为此朝堂上又争吵了起来,意料之中的是今天的早朝,又在众人的吵架中结束了。
李承乾离开太极殿的时候,众人还在争论着是否要支持陛下东征高句丽。
午时之后,今年的科举就要开始了。
李承乾与老师,舅舅三人在东宫用了饭食。
期间小於菟时而出现,时而又离开,这孩子最近很活泼,两岁大的他长得很快,他也就吃饭的时候能够安静一些。
饭后,李承乾与老师,还有舅舅站在承天门的城墙上,看着远处朱雀门下,正在考试的一众学子。
今年参加科举的人报名的有上万人,正式参加科举的有九千余人。
李承乾道:“有人说大唐立国二十余年,将科举兴盛到这种地步,已是很了不得。”
房玄龄稍稍点头。
长孙无忌低声道:“殿下,有人担心朝中频繁科举会导致朝中冗官严重。”
李承乾摇头道:“舅舅,孤不这么认为,大唐从战乱中立足,正是需要官吏的时候,不管是从派往地方或者是治理边疆,现在的朝堂太需要人手了。”
这场科举要持续半个月,今年科举的参与编写的试题的考官也与以往一样,需要软禁到科举揭榜的那天。
因这一次科举,吏部对朝中官吏的调动还有安排,舅舅便先行离开了。
房玄龄才开口道:“听闻太子殿下与苏亶,鲜有走动?”
李承乾道:“每年过节有所走动,平日里孤与他们家走得并不近。”
“嗯,身为储君疏远外戚是应该的,但处置了李元祥与李元婴之后,殿下是需要安抚人心的。”
李承乾道:“多谢老师提醒。”
房玄龄又道:“这件事不用殿下出面,让宗室的人去武功苏氏走动,期间安抚就好。”
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