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苏亶家事(4 / 5)
不定不在话下。
再看崇文馆的情形,似乎也没有人主动来教导他。
这般灵醒的小子就让他一个人在中书省,应该有人教导的。
“平时都没人来教你吗?”
狄仁杰的目光还在卷宗上,他回道:“先前是温彦博老先生教导小子的。”
一听是名满中原的名仕温老先生,苏亶便提起精神。
“只不过,他老人家过世了,如今的颜主事教导小子,偶尔许少尹也会来指教。”
苏亶带着试探的心思,问道:“若要治理好武功县的士族,不知崇文馆可有卷宗交予老夫。”
狄仁杰抬头稍稍一思量,忙站起身走向书架边,他翻看着一个个挂在书卷上的标签,从中拿下五卷捧在怀中,放在了对方的桌上。
而后他自己又坐了下来,继续看着卷宗。
苏亶将信将疑地拿起其中一卷,仔细看着,卷上阐述了关于士族发展以及普及基础的重要。
这大概就是太子殿下希望武功县的士族能够有所改观的要点所在。
不知不觉临近傍晚,苏亶也没见到还有人来崇文馆,他起身道:“这些书卷……”
“可以带走的。”
“这……”
狄仁杰解释道:“崇文馆都有抄录的,这些也都是平日里走动各县的夫子心得。”
“也好,老朽带回去之后,让人抄录再交还。”
狄仁杰笑着点头。
东宫门下的崇文馆从名满关中,如今早已扩张到了西域与松州,朝中皆知崇文馆与京兆府是一体的,崇文馆走到哪儿,京兆府的人走到哪里,甚至人手都是共用的。
为此朝中曾经向陛下进谏,但在京兆府巨大的成果与崇文官从不向朝中讨要。
渐渐地朝中就没有人再说关于崇文馆的事。
苏亶带着五卷书坐上了马车之后,就离开了长安城。
夜里,李承乾单独见了于志宁与上官仪。
上官仪与于志宁是最早跟随东宫,于志宁一直都是东宫詹事,这个位置多年没有动过,先前的徐孝德如今在工部任职侍郎。
上官仪是从一个小小的泾阳县主簿爬到了弘文馆主事,再进入了门下省,又在御史台任职,他的升官速度十分迅速。
东宫门下众多官吏中,唯独上官仪被提拔得最快。
而朝中最在意的许敬宗,传闻是太子的左膀右臂,此人任职少尹在京兆府一留就是数年。
至于颜勤礼他们也都在原来的位置上没有动静。
李承乾面前是一张山东地界的地图,道:“东出洛阳,先去山东。”
上官仪回道:“殿下是要暗中调查吗?”
李承乾颔首道:“嗯,其实东宫右率的人一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