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老府兵(4 / 5)
奏章看了起来,这篇奏章是张玄弼根据那位东夷大儒的话语所写的,其中还说起了汉时,萧何,曹参,陈平等人都好黄老之学。
因此汉时民生恢复得很快,他们用汉初的情形来对比现在的大唐。
汉朝是从秦末动乱中走出来的,到了刘邦正式奠定基础,也是中原人口凋敝,一片残破的景象。
而他们觉得现在的大唐从隋末的战乱走出来,也该是如此的。
对此,张玄弼等人对此很担忧。
见妻子坐在一旁正等着水壶中的水煮沸,李承乾将手中的奏章递给她,道:“你也看看。”
宁儿有些迟疑,但看了丈夫的笑容,她还是拿起了奏章,还没看而是先言道:“母后有教导,妾身应该少过问国事。”
“无妨,只是让你看看而已。”
“那妾身看过之后可以不说任何看法吗?”
“你知道吗?母后其实也在为我扫清登基的障碍。”
宁儿强调道:“自殿下小时候,母后就是最疼爱太子殿下的。”
李承乾颔首道:“你先看看吧。”
言罢,宁儿打开了这份奏章看了起来,片刻又将其放下。
“你觉得如何?”
“殿下是觉得黄老学说不好吗?”
“也不是不好。”
宁儿见水壶中的水煮沸了,倒上一碗茶水端到殿下面前,低声道:“张玄弼不在朝中任职,他只是用儒生的眼光来看待关中,他觉得中原应该休养生息,应该让疲惫的关中乡民得以休息。”
李承乾喝着茶水点头。
宁儿又道:“妾身以为,张玄弼所言的休养是错的,文景之治虽说是好,但关中不能一直穷困,他觉得休养是乡民安居,他只是看到了表象而忽视了内在,人应该过得更幸福。”
李承乾还是点头。
劳动是创造财富的一种手段,并且关中这些年在快速地聚集财富。
若关中不自强,就会被他人左右。
一方面是安居乐业,一方面又是财富,立场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不同。
李承乾喝下一口热茶,就将这份奏章放在一旁,道:“大唐应该有更多的学说才是。”
宁儿起身去将晾晒的衣服收回来。
这个冬天繁忙又有些闲适,魏昶正在与一个老府兵交谈着。
这位老府兵须发皆白,他低声道:“某家睡醒之后,发现家里的钱财就没了。”
魏昶带着几个不良人开始询问四周的邻居。
问出了一些眉目之后,魏昶行礼道:“放心,定能寻回钱财。”
这个老府兵摆手道:“也就是几十钱,不重要的,某家的孩子都在军中任职,不用了。”
“您是大唐的老府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