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奇观”(4 / 5)
,有县里给他们建了房子,他们也会动手自建。”
褚遂良补充道:“这些人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能住下来,不会饿死就好。”
“错了。”李承乾否定了的话语,道:“不会饿死未免太过残酷了,人们会迁入关中是为了劳有所得。”
褚遂良行礼道:“臣失言。”
“无妨,多说说看法不会有坏处的。”
一个劳有所得的理由就能够吸引如此多的人口来关中,人们的要求真是太简单了。
简单到朝中不用费吹灰之力就能办到,哪怕再做得更加公平公正一些,那就更好了。
但这种理由又不敢多想,要是多想了,又如何能知道这些迁入关中的人,他们以往是如何度过一个个年月的。
但凡多想一些,众人就会觉得如芒在背,还远没到能够志得意满的时候。
当说起科举之后,还有三百名冗余的官吏不知该如何安置。
李承乾询问道:“舅舅觉得该如何安排?”
话语突然停下,长孙无忌抚须思量着良久没有开口讲话。
李承乾饮下一口茶水。
长孙无忌道:“不如在关中各县增加官吏,看管之余,让迁入关中的民户定下户籍,虽说可能分不到田亩,但可以以劳作为生。”
关中的人口早就过百万了,并且还在往两百万以及三百万往上的人口狂奔。
李唐的基本盘越来越强大,能够动员的人力也就更庞大。
一个三百万人口的关中,就可以办成许多事,造出许多的奇观。
这个奇观并不是皇帝兴建,而是百万人口所建成的新“奇观”毕生追求不过如此。
李承乾颔首道:“舅舅所言不错,岑侍郎担忧官府权力太大,因各县建设作坊,县官可以一言取缔,而两年一次为期的科举,会导致官吏冗余,早在去年的时候,就有人与孤说过这件事。”
“关中人口几经膨胀,管理治理都是个复杂的问题。”
“京兆府这些天的商议成果,洛阳遇到的问题也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处境,是吧?”
李承乾又唤道:“张大安?李义府?”
两人闻言上前一步,道:“正是。”
长孙无忌闭着眼呼吸沉重,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这些事都是与吏部息息相关的。
关中怎么就成了这样?
长孙无忌心中苦涩,太子在考验朝臣的能力,而且一次胜过一次,这事情也是一件比一件难办。
若太子觉得你没用了,也会将你丢了的。
舅父的话语再一次出现在思绪中。
长孙无忌还未想出对策,身边的太子却先开口了。
“原本关中十二县与左辅包括渭北,潼关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