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为过去,也为将来(4 / 5)
带走了整个中书省与各部的官吏。
房玄龄回头看去,见到了尉迟恭与李靖,叹道:“陛下终于还是亲征了。”
李靖道:“奈何我等已年迈,若能再上马征战,岂会让陛下亲征,敬德还是年轻的。”
须发灰白的尉迟恭叹道:“李卫公说笑了,都这把年纪了。”
李靖手执着拐杖,“真想为陛下再征战几年。”
李孝恭看着三个老家伙唉声叹气,郁闷道:“老夫还能打的,连承范都去了,陛下不让老夫去。”
眼看队伍越走越远,三个老人家回了长安城。
留下李孝恭一人站在城前,一脸的郁郁不得志,再想到宗室的一堆破事,更恼了。
李泰道:“若是皇叔能够将宗正寺的事安排妥帖,父皇多半会让皇叔去的。”
“唉……”
李孝恭长叹一声,也走回了长安城。
三月天的关中风景很好,冰雪消融,清澈的渭水河朝着潼关奔腾而去。
李承乾坐在车驾内,可以见到一座座修建起来的淤地坝,淤地上已有人在劳作耕种了。
女儿坐在苏婉的怀里,她望着车窗外,看着路边的风景,一脸的欣喜与好奇。
儿子在父皇的车驾上,说不定那小子现在正高兴。
庞大的队伍在潼关休整了两天。
李承乾站在河道边,看着如今修建好的潼关城,李道彦依旧在守备潼关,他手中有六万兵马。
只不过这六万兵马不会随军前往辽东,在太子不在关中的这些时日,需要这些兵马来镇守潼关。
太子要去洛阳为皇帝的亲征准备筹备粮草,因此还没到洛阳的时候,李承乾与岑文本,于志宁,褚遂良,还有舅舅就开始了粮草的筹备工作。
皇帝东征高句丽的旨意,由一队队的兵马送去各地,昭告天下。
长孙无忌向太子禀报了河北河南两地的州府情形,说得很小心。
这个太子是喜欢罢免官吏的,就怕说得不好,太子又说要换人。
当初关中各县的官吏换了个遍,太子又要将山东博州的官吏都换了,就差将天下各道各州府的官吏全部换了。
如此严厉的太子,到了洛阳就能执掌治理天下的权力。
中原各道各州府殊不知,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太子。
为此,长孙无忌很担忧,这些天都没有睡好。
翌日,大军再次开拔。
庞大的队伍过了函谷关,又走了三天才到洛阳。
洛阳就在眼前,坐在车驾内的李世民正抱着孙子,他对护送马车的李恪道:“命大军在洛阳东侧驻扎,不可去打扰各县的乡民。”
“喏。”李恪一夹马腹,与前军的将领去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