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寝食难安(4 / 5)
於菟与小鹊儿下了船,没搭理这两个弟弟。
李治识趣地站在母后身边。
长孙皇后看着满城的臣民,低声道:“闯祸了?”
“儿臣与人打架了。”
“你姐说你笨,这话真没错。”
李治很想说这件事的缘由,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一副认错的态度低着头。
李承乾跟着父皇的脚步走入了博州城内。
上官仪一路上讲述着博州诸多事,以及现在的治理状况。
父皇正一路听着禀报。
李慎跟在皇兄身边,道:“何时前往泰山?”
李承乾揣着手走在博州城的街道上,道:“等此间事了就去泰山,你与稚奴也一起去。”
李慎点头道:“河北的事对博州的影响很大。”
“毕竟是山东地界,这里士族众多,难免会有影响。”
父皇到了博州之后就与一些旧友走动。
李治与李慎带着於菟与小鹊儿去游玩了。
博州的事就落在了太子身上。
博州守备将军府,李承乾手中拿着卷宗看着,眼前站着李义府,上官仪,杜正伦。
这三人作揖行礼,等候着殿下发问。
李承乾看完卷宗揉着眉间道:“比预想得要更复杂。”
三人又是沉默不言,在博州三年,到现在只有这些成果,就算是太子殿下打骂,他们也认了。
李承乾道:“自汉魏之后,士族门阀几乎包揽了国事,要说这是皇帝对地方的妥协也罢,又或者是皇帝乐见其成,之后寻常黔首与士族几乎成了两种人,这样的天下谈何治理。”
换言之当个皇帝还要看地方的脸色,那当个什么皇帝?
李承乾不知道以往历朝历代的皇帝是怎么过来的,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当皇帝的。
这世间社稷重若千钧,岂能一言以蔽之。
当然了,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改变了环境,才能改变人,支教事业还是要继续,任重道远。
李承乾道:“在来时,这里的事孤就知道了。”
东宫右率的李景恒早就将消息送到了自己的手中,比上官仪还要迅速。
李义府道:“是臣没有做好。”
李承乾摇头道:“这不是你的问题,是你手中的人手不够健全,孤听孙伏伽说过,他将缉拿当作一生的依靠,那就是他的本领,他以抓贼为业,说来说去,你不够专业。”
“你手中需要一些以查案为生的人,这类人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孤让你建立一个监察队伍,就是希望以后这样的事能够越来越好,不设年限是为了有案必查。”
李义府朗声道:“臣明白,只有如此,那些人才会害怕,畏惧。”
“至于人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