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零一章 贞观老人们的元宵

第四百零一章 贞观老人们的元宵(1 / 5)

寒冬的腊月刚结束,李承乾翻看着现在的长安县志,万年县与长安县也总算是落成。

  长安城的坊市众多,需要划分街与坊之间的关系是一件很庞杂的工作。

  李承乾剥着核桃,看着眼前的模型,很是安静。

  站在一侧的是赵国公长孙无忌与工部尚书徐孝德。

  这个模型确实很漂亮,房屋整齐,错落有致,整个长安城看起来四四方方,很是舒心。

  长孙无忌道:“陛下,万年县与长安县划分的街道众多,是否多增派官吏。”

  李承乾嘴里嚼着核桃,又饮下一口茶水道:“就依舅舅所言。”

  长孙无忌递上奏章道:“万年县与长安县新增设县尉十人,县丞四人,主簿各六人。”

  李承乾接过卷宗,看着上面的一个个名字,都是一些朝中新晋的科举入仕臣子。

  见陛下又放下了名册,长孙无忌又道:“若陛下觉得不妥,臣可以拿去吏部,再议。”

  李承乾颔首道:“朕没觉得不妥。”

  长孙无忌再一次行礼。

  “听闻长安的愤青越来越多了。”

  “愤青?”

  “就是一些较为激进的年轻人。”李承乾随口解释了一句。

  “臣已向关中与长安各县都给了交代,再有青年学子闹事,定会严惩。”

  李承乾忽然一笑,也不再看舅舅递来的名册,当年父皇还在位时,那是一个说干就干的时代,其实现在的唐人也更开明,如舅舅这般守旧的人也不多了。

  如今的唐人高兴或难过就要喝酒,酒水与唐人的喜怒哀乐是难以分割的。

  在这个包容的大唐民风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很朴实的。

  来济说得也没错,皇帝是表率,一个节俭不奢华的皇帝,需要有带头作用。

  这一点可以让崇文馆多写一些关于大唐一路走来的艰苦历程的故事,这或许也会有些作用。

  殿内,陛下已有一会儿没有讲话了,近来陛下时常这样,陷入沉思之后,很长时间不会讲话。

  长孙无忌又递上一份奏章道:“陛下,这是近年来的道州府规划。”

  将奏章递上,长孙无忌观察着陛下的神情,担心会觉得国事多了,陛下会恼。

  但身为长辈,该递交的国事一定要呈给陛下。

  李承乾接过舅舅的奏章,随后说起了现在的大唐区域规划。

  国事是烦琐且复杂的,结束完一天的政事,李承乾亲自送着舅舅走出了新殿。

  “国事枯燥,今日听舅舅说了这么多,朕确实有些累了。”李承乾揣着手停下脚步,感慨了一句。

  长孙无忌躬身行礼,颇有告罪的意思。

  李承乾接着道:“余下的国事还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