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零三章 唐蕃之军

第四百零三章 唐蕃之军(4 / 5)

也是大唐的一桩美谈吧。

  宁儿见有宫女端着两份卷宗而来,她连忙拦住道:“送去两仪殿吧。”

  宫女点头,掉头回去了。

  入夜之后,李承乾回到两仪殿,这才看到了卷宗。

  这卷是户部尚书褚遂良所写的,写的是大运河的事。

  杨广修缮了大运河,自涿州连接洛阳,南下连接扬州,现在的大唐借着杨广修缮的大运河,从河北各地集中粮草运送到了洛阳,光去年一年,运送到洛阳的粮草有七百万石。

  从李泰的文学馆编撰记录来看,这条大运河可以节省很大的运力,并且对中央集权有着极大的助力。

  因从春秋战国乃至两汉开始,当年没有运河,各地的治理多是陆地交通,这也导致了当年项羽与刘邦的对峙,再迁出一些相关性,东汉三国鼎立与当年没有运河的交通,也有关系。

  现在运河建成了,自上而下,自西向东,可以通过水路运输。

  当年的杨广几次下扬州,每一次出行都是声势浩大,每一次出行所携带兵马二十万,当真是去了一个地方,就将一个地方吃空。

  如今的大唐,还是需要这条运河的,需要运河来运送粮草货物,甚至关中的货物也都是出了潼关之后,通过运河一路运去江南。

  河北是洛阳的粮草,关中有松州与河西走廊两处粮仓,就连西域也开始种粮食了。

  洛阳与长安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就是中原的中心,吸纳着中原各地的资源。

  李承乾写下旨意,让褚遂良走一趟洛阳,在洛阳兴建粮仓,储备粮食,储存足够百万人一年的口粮,不论是以备战争还是用来防备天灾,都是有必要的。

  乾庆二年,刚入春的三月,父皇的风寒痊愈之后,他就与母后带着孙子离开了皇宫。

  李承乾又一次相约松赞干布关中走动,就当是春游了。

  来济跟在后方记录着这一次皇帝出行过程中与松赞干布的谈话。

  这一次两地的君王谈了后续治理的事。

  松赞干布与禄东赞都答应了让大唐官吏进入吐蕃,治理吐蕃各地事宜。

  有了松赞干布的许诺,并且与天可汗共同书写了国书之后,两国之交到了空前友好的程度。

  至此,吐蕃各地的治理可以让唐人名正言顺地接管了,并且吐蕃的赞普不再收取吐蕃牧民的进献,转而向大唐递交赋税。

  来济听着陛下与松赞干布的言语,由大唐将领王玄策领军,命吐蕃各地的勇士配合,共同出使天竺。

  此称唐蕃五千兵马,出使天竺。

  李承乾望着在田地里劳作的乡民,对他道:“往后的吐蕃人若都能说唐人的话语,那该多好。”

  松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