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二十九章 朝堂的五脏六腑

第四百二十九章 朝堂的五脏六腑(4 / 5)

崇文馆又有一批学子离开,这一次大唐派往吐蕃与天竺支教的夫子有一千人。

  这是前所未有的规模。

  一道接着一道旨意,在朱雀门前,由礼部的官吏念诵着,人们皆是侧耳听着。

  并且皇帝下旨,往后数年大唐坚持勤俭作风,如今的大唐依旧不够富裕,设立洛阳与关中为核心的大型城乡,各县建设皆须上报京兆府。

  一个内侍刚念完旨意,又有一个太监快步而来,继续大声地念诵旨意,未来五年,中原以河北辽东为重心发展耕种,营建粮仓,凡有未卖出粮食,皆由民部与司农寺收纳买下。

  朱雀门前,一直有人在议论着,大家都在听着旨意中的意思,陛下是希望河北与辽东大力开展垦荒耕种,不要担心粮食卖不出去,一切由户部兜底?

  朝中要买多少粮食,将这些粮食全部储备起来,这需要多少银钱?

  当年河北的田地与户籍被重新均分之后,这两年的粮食确实多了起来,而且一度稳住了关中与洛阳的粮食价格。

  有人道:“你们听说了吗?去年陛下让民部尚书褚遂良去了洛阳,在那里修建了三座大粮仓,说要储备了近百万人一年的口粮。”

  旨意还在继续宣读,大抵上都是一些往后五年的国策,如增加各县的行事效率,简略冗余的办事步骤,各县乡民如有困难可直接前往所属官衙,无须向乡长,县令禀报,可自行而决。

  并且增加关中与洛阳的房屋建设,在两地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作坊商品的质量,见到有人以次充好,京兆府见一次可罚一次,按照货物价格的倍数而罚。

  再之后又是对扬州的诸多旨意,加强支教与扶持桑茶之策,继续支教。

  直到陛下又下了最后一道旨意,清查盐户。

  当朝中这些布告与政令一同张贴出来,今年的政令多到几乎要贴满朱雀门的外墙,以至于成了一道前所未有的奇观。

  历代皇帝也有建设奇观的,但真没见过这种。

  每一道政令的内容都很详实。

  史官来济站在朱雀门的城墙上,他看着朱雀门前的盛况,执笔在史书上写下,乾庆四年,二月初一,皇帝下政令三十余条,皆陈列朱雀门,容万千民所察。

  长安居民数万户,围于朱雀门前,放眼望去直到朱雀大街,人声鼎沸,皆侧耳倾听天可汗旨意。

  大唐朝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皇帝向来是愿意将政令告知天下人,朝中的每一道政令都是公之于众的。

  当年陛下还是太子执掌京兆府与关中建设便是如此。

  如今依旧不变,只不过现在的政令,是说给天下人听的。

  同为记录国史的孔志约叹道:“其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