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五十六章 李义府回朝

第四百五十六章 李义府回朝(3 / 5)

问道:“稚奴人没事吗?”

  “回陛下,晋王没有受伤,对方没有还手。”

  李承乾点头。

  见陛下漠不关心,内侍行礼告退。

  一个刚走,又有一个内侍快步走来,道:“陛下,魏王的奏章。”

  李承乾拿过奏章看了眼,现在张玄弼在李泰的文学馆任职。

  李绩询问道:“是晋王与张玄弼之间的事?”

  “嗯,稚奴把张玄弼的次子揍了,张玄弼觉得没有颜面留在文学馆,要辞官。”

  李承乾看罢,吩咐道:“让青雀安抚一番张玄弼,至于稚奴的事不过是孩子之间的玩闹,不用计较。”

  “喏。”

  “稚奴如今行事越来越像许敬宗了。”

  李绩笑道:“当年晋王还年幼,就想拜许敬宗为师。”

  看到了兵部对吐蕃兵的记录与赏赐,松赞干布比先前更沉默了,更有一种坐立难安的感觉。

  李承乾道:“赞普,让这些吐蕃将领的孩子来长安读书,这是我们先前约定的。”

  这是事先的约定,松赞干布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李承乾道:“你写国书,让吐蕃大臣领着孩子们来长安,朕也书写旨意,让司农寺的人前往吐蕃。”

  英公听着陛下与松赞干布的交换,安静地坐在一旁。

  乾庆五年,立夏时节,天可汗与松赞干布再次约定。

  大唐安排司农寺的人进入吐蕃,吐蕃崇文馆挑选了吐蕃将领的孩子前来长安读书。

  长安城多了很多传闻,但这一次的约定与交换怎么想都是大唐有优势。

  在天可汗面前,一位在长安治病的吐蕃赞普,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还有人说这只不过是皇帝给松赞干布的体面。

  乾庆五年九月,夏季的余热还在,来大唐的第一批吐蕃学子到了,并且在四方馆就学,由大唐的夫子给这些孩子讲课。

  来长安的吐蕃孩子,年龄都在十岁左右。

  当第一阵秋风吹入关中,一群年轻的学子正在洛阳城前大喊道:“还教于民!”

  他们打着“大义”的旗号,想要让朝中在支教方面让步,并且让朝中增设士族与世家子弟的科举录用名额。

  洛阳城下,数百名学子大喊着,向着长安城叫嚣着。

  小武听着女侍卫的禀报,低声道:“为首的是什么人?”

  女侍卫回道:“清河崔氏,崔君实。”

  小慧忙道:“小武姐姐,此事万不可冲动,等官府的话语。”

  自从家父过世之后,小武的锋芒比之以往更锐利,她沉声道:“科举向来是公正的,门阀世家子弟不求图变,竟敢让朝中给他们让步,这世上有这种道理吗?”

  小慧还是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