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五十七章 美丽的雨景

第四百五十七章 美丽的雨景(1 / 5)

李义府行礼道:“臣领命。”

  言罢,向陛下递上一卷书。

  李承乾朝着骆宾王笑了笑,稍稍点头。

  阳光朦胧地照在关中大地,骆宾王跟着老师的脚步,又时不时回头看看陛下的背影。

  “老师,陛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呀?”

  担任过巡察御史,有人说自己是陛下信重的臣子,可能只有李义府心里清楚,此前自己只见过陛下一次,那时候陛下还是太子。

  这不过是他第二次见到陛下。

  还有些寒意的空气中,李义府长出一口气,在空气化作一团雾。

  骆宾王问道:“看起来陛下很信任老师。”

  李义府笑着又拍了拍他的后脑勺。

  骆宾王也是咧嘴一笑。

  李承乾依旧坐在安宁村边,看着村中的风景。

  薛万备站在一旁,目光扫视四周,担心会有人刺杀当今陛下。

  因现在支教与士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过了半刻时辰,远处走来一个身影,正是当今的太上皇。

  李世民穿着厚实的旧衣裳,见到儿子在这里,问道:“来这里做什么?”

  “来看看父皇。”

  “怎么?苏亶又来找你告罪了?”

  李承乾摇头道:“倒是没有,在洛阳犯事的人都发往西域种树了,其实也无妨,他们越闹,就会有人去辨经。”

  李世民坐在一旁的石头上,从儿子手中拿过萝卜,也啃着问道:“现在支教每年要花去多少银钱?”

  “算上各处崇文馆与支教建设,每年花去两万贯吧,其实也不算多,当各地的崇文馆与支教书舍都建设完成之后,成本会一年一年少,对儿臣来说压力不算大。”

  李世民笑道;“就算这么点银钱,你就能掌握天下学子,于社稷来说这是最好的买卖。”

  对集权来说其实这也是很好的买卖。

  父子俩都是皇帝,十分清楚教化天下的成本有多大。

  上一个用极小成本来教化世人的手段,是天人三问。

  大唐的本钱是近些年积攒出来的,若与大军平叛的成本以及或者说是内战造成的损失来看。

  支教一策,对朝中来说确实是以最小的成本,换取了最大的利益,给朝中降低了难以想象的成本。

  换言之,用东征与西征的成本来换算,支教付出的几万贯,的确算不上什么。

  李承乾道:“其实成本可以更低,儿臣还是希望支教之策更为完备些。”

  说着话,李承乾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图,这张图是以长安为中心,支教天下各地。

  “父皇,辽东,河北,两淮,江南两道,晋阳,以及未来的岭南与关中以西,当这几个重要的地点建设好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