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五十八章 他去了何方

第四百五十八章 他去了何方(2 / 5)

二十年?

  今天的早朝,李义府回来之后,早朝吵得更凶了。

  下了朝之后,众人还在太极殿打架。

  李承乾接见了李崇义。

  “陛下,近来家里乱糟糟的。”

  “家事总是这样的。”

  李崇义感慨道:“只是觉得成婚之后,一离开家里,就会一团乱,说来还是陛下清净。”

  “宗正寺卿一职,还是让你来担任更好。”李承乾稍稍低头道:“朕的叔叔辈凋零至此,往后宗正寺应该会很清闲。”

  李崇义行礼道:“谢陛下理解。”

  “嗯,稚奴他们的事,你多看着点。”

  “喏。”

  乾庆五年到了冬季,一切都显得安静了许多。

  一场大雪过后,李承乾与儿女,还有爷爷正在堆着雪人,雪地里孩子们的玩闹与老太爷笑声混在一起。

  构建了一幅四世同堂的人间景色,阎立德将景色画下来之后,默不作声地离开了。

  乾庆五年的腊月,少府监造出了更轻便且好用的纺车,是一台只需要一人就能操作机器。

  刚清扫过积雪的路面湿漉漉的,陛下的靴子踩着湿漉漉的地面,走到这架小巧的纺车前。

  须发花白的阎立本道;“陛下,此纺车可以放在一户人家的家中,只需要一个妇人就能用。”

  李承乾重重拍了拍纺车的架子,道:“有了此车,我大唐的布匹就能更多了,参与修建的工匠赏万钱,回家过年。”

  少府监的一众工匠欢呼着。

  多余的布匹可以给回鹘人或者卖去西域,或者是赏赐给南诏,这都是很好用的。

  布绢也是财富,尽管比不上丝绸,棉布也能赚不少。

  乡县作坊依旧是关中生产的主力,围绕钱,劳动力,乡县作坊三方运作。

  关中的情况依旧,这几年生产瓶颈没有突破,一直都是这样。

  如果有更集大成的生产模式,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司农寺开始了农业精细化。

  工部开始参与民生营造,民部注重粮食。

  生产技术在生产环节越来越重要。

  东阳走来道:“皇兄,皇姐送来了书信。”

  李承乾打开书信看着,在丽质的主持下,杜荷的技术院就要开张了。

  “朕知道了。”

  东阳笑着又去看望爷爷。

  除夕这天,李恪也回来了。

  李承乾与李泰,李恪三人坐在一起吃着火锅。

  “吴王兄,回来了就在长安多住一些时日。”

  李恪留着胡须,双手放在膝盖上,道:“这一次回来确实想多留几天,想看看父皇。”

  李泰点头道:“现在的父皇呀,清闲自得,真是羡煞旁人。”

  现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