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五十九章 再无郑公

第四百五十九章 再无郑公(4 / 5)

赵国公的坏名声也都消弭了。

  柳奭向门房说了自己的来意,当人去禀报之后,这才被允许走入赵国公的府邸。

  柳奭出身河东柳氏,是贞观年间的官吏,如今年过四十任职中书侍郎,不如许敬宗,于志宁这样的臣子有陛下青睐,柳奭是一步步熬到中书侍郎的。

  长孙无忌两鬓斑白,独坐在院内。

  柳奭走上前行礼道:“赵公。”

  “你来做什么?”

  柳奭道:“正值新年,前来探望。”

  “当年辞官之后,你们总觉得老夫弃你们而去,你们殊不知如今的陛下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当今圣明,已不需老夫这样的老臣辅政了。”

  当年赵国公告老,柳奭满腹的不解,事已至此,也无法再做挣扎。

  如今的皇帝权力鼎盛,皇帝的身边是执掌天下兵马的英公,而皇帝的面前是满朝的彪悍的文臣,还有一群如狼似虎的御史,更有万千的民心拥护。

  这位皇帝的权力达到了顶峰,比之贞观一朝更甚。

  历朝历代,有这般权势的皇帝并不多。

  就当赵国公与岑老都告老之后,今年伊始,皇帝的权势恐会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柳奭觉得皇帝的权力是需要束缚,因此当初赵公告老之后,他也一度想要离开朝堂。

  皇宫内,李承乾听着苏亶讲述现在的崇文馆规模。

  言罢,苏亶见陛下还是有些不满意,再道:“有了吏部与御史支持,各道州府该会营建更多的崇文馆。”

  李承乾觉得要是还不满意,这位丈人多半又要请罪,丈人是个很辛苦的人,时常反省,虽说一把年纪了,可心态上还是很积极的。

  “朕知崇文馆诸多夫子辛劳,上元节之后会安排赏赐。”

  “谢陛下。”

  “崇文馆建设事宜需要稳扎稳打。”

  “臣领命。”

  李承乾神色轻松地道:“也不用太紧张,朕不是对现在的崇文馆数量不满,当年父皇还在位时,朕就习惯了凡事先有章程再有效率。”

  当初高延寿想要向陛下进献新罗美人,不过陛下拒绝了,有如此皇帝。

  武功县上下的士族都愿意为陛下效死。

  苏亶更愿意身先士卒,哪怕豁出这条老命,也要将陛下的崇文馆开设在天下各地,为陛下效命到死,别无他求。

  李承乾时常在想,当太子时,时不时监理一下国事,与兄弟几个一起治水。

  或者让兄弟们一起走基层,再继续监理国事,就成了皇帝

  国事很重要,又很繁杂,李承乾时常觉得朝中的人才不够用,当然希望中原各道州增加崇文馆的数量。

  当崇文馆并入吏部之后,也能对各道州形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