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罪不至死的(4 / 5)
教导官吏。
呵呵……既然是郑公的话语,谁敢不给好评。
椅子又不晃,原来是两个女儿去读书了。
李承乾将奏章放在一旁,放了厚厚一叠,今年将辽东的粮食运来之后,今年该做的事也都做完了。
至于朝中的那些旧问题,也不打算理会,让他们吵,让他们闹,让他们互相去争。
也不知道父皇在位时是不是也有一种感觉,与人有关的事就不想去管。
也难怪舅爷告老之后,看到活人就会烦。
“告诉马周,明天就让朝中休沐。”
“喏。”
得到皇帝旨意,忙碌了一年的朝臣也得以长出一口气。
现在的朝堂还是很内卷的,这股内卷风气要说是谁带起来,多半是与褚遂良有关。
当年的褚遂良是一个极其勤勉的人。
因此即便是休沐后,皇城内依旧有忙碌的官吏。
平生所愿,位列凌烟阁,哪怕是位列中书省,也值得官吏们去内卷。
这些年轻人如此奋进,没人去劝他们。
朝中的位置只有这么几个,资源是有限的,分配的位置也是有限的。
就算是旁观者又岂敢去劝他们不要这么努力,岂敢……
皇城中还有零星的官吏走动,寒冬腊月依旧有人在忙碌。
闲下来的李承乾时常去看望父皇,与父皇在河边钓鱼。
这寒冬又下起了雨,雨水落下之后,让四周的空气更冷了。
李世民道:“你也年过三十了,倒是气色一直这么好。”
“近来父皇的气色也好了很多。”
又是一阵寒风吹过带着雪花落下,李世民又道:“听说现在的突厥更冷了,草原上冻死的战马与羊群不计其数,阿史那社尔多半不能再兵进靺鞨了,你如何打算?”
李承乾看着雨水不断落在河面上,雨水也顺着斗笠落在眼前,一手提着鱼竿,道:“一群靺鞨人让他打了两年还没一个结果,这阿史那社尔是骁勇,但他不是一个将才,只能算是一个猛士。”
“你不打算帮他?”
“父皇啊,若儿臣贸然去帮他,会显得儿臣不信任他,身为一个皇帝不能如此对待一个忠心的突厥将领,待他真的向儿臣求助了,再出手帮忙才好,一个倔强又颇为好胜的突厥可汗,就该让他尽情地去征战,为大唐开疆拓土。”
李世民低声道:“也罢,有懋功在,给他阿史那社尔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兵犯大唐。”
英公的确是现在的国之柱石,有英公坐镇,自然不怕江山社稷会从此风雨飘摇。
身为与舅舅同时期的辅政大臣,英公显得沉稳许多,朝争之事英公从来不参与,只做分内的事,以及替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