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百七十五章 漫长的人生

第四百七十五章 漫长的人生(2 / 5)

的黑手。”

  李承乾搁下茶碗,又问道:“那大宛使者还活着吗?”

  杨内侍回道:“陛下放心,老奴已让人将大宛使者打晕了,断不能当场指认的。”

  李承乾稍稍摆手道:“余下的事朕就不吩咐了。”

  杨内侍会意一笑,又道:“老奴这就让人将那大宛使者送出去,绝不会再出现在人前。”

  待他带着几个年轻内侍离开,李承乾依旧看着手中的文书。

  这朝中的将军们越来越年轻气盛了,这当然是好事了,只不过容易闯祸,还要有人帮他们找补,希望他们以后能够灵醒一些,真是不懂事。

  现在的大食内部,他们情形恐怕不太好,若大食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他们的哈里发也不会这个时候让人来议和,而且大唐还没有正式的宣战。

  足可见他们的忧虑,以前在西域的传说中黑衣大食灭了波斯,这等威风令葱岭诸胡畏惧。

  可两国之间的较量从来不能只看前线,不然智谋盖世的诸葛武侯出了祁山后,说不定就平定中原了,也就不会有那望天兴叹。

  两国较量比拼的是综合实力,现在的大食人恐怕在内部并不安稳,在这个时间段的大食出了一件事,他们的先知穆罕默德过世之后,那些实力强劲的大食贵族开始了夺权。

  大致上,李承乾觉得应该是这个节点,应该是与阿里有关,也就是先知留在世上最后一支纯洁血脉的传人,多半是被刺杀了。

  大唐自然是不可能议和的,就如此草率地议和,往后边陲诸国会怎么看待大唐。

  自父皇在位开始,不论是北征突厥,还是灭漠北,再是东征高句丽,失去的总是要拿回的,有仇的总归是要报的。

  李承乾自语道:“朕应该让大唐的风气好好延续才是。”

  陛下就这么自语了一句,让殿内殿外的太监又困惑了。

  李承乾又拿起一份文书,这是褚遂良所写的,这人像是想不到劝谏的理由,寻找了一个新罗婢的由头来劝谏。

  这种劝谏的好处就是,皇帝采纳了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哪怕皇帝不采纳,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的负担。

  这种劝谏,是那种不管皇帝接纳与否,都不得罪的结果。

  与许敬宗相比,褚遂良反倒显得更聪明了,能在皇帝面前有存在感,还能说出一些不会有大影响的决策,不论皇帝怎么选,都是皇帝圣明。

  其实新罗婢是东征后,才开始大规模出现的人群,她们是东征胜利之后的附带物。

  更像是大唐在高句丽如饕餮进食之后,顺便打包待走了一些零嘴,新罗婢就是如此。

  而之后这些新罗婢进入中原之后,就像是东征胜利之后的剩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