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

第五百三十七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4 / 5)

人中就有李义琰,李奉诫,李安期,赵仁本,崔玄暐,包括西域守备将军白方与塞人王。

  皇帝的赏赐不算太高,也不算很低,至少给了每个人该有的赏赐。

  甚至,皇帝放出去的军饷以及赏钱之多,让褚遂良担忧长安城要发生钱灾了,也就是铜钱可能因皇帝的大规模赏赐,而贬值。

  褚遂良心中担心之余,只能默默忍受,还能怎么办呢?

  陛下的赏赐都是将士们应得的,褚遂良可不想在陛下与军中之间闹得两头不是人,只能想着下了早朝之后,自觉地让人去调度,提前准备。

  大唐依旧是大唐,只是这个大唐的变化越来越多了而已。

  平静的岁月随着一天天地过去,关中的人口更多了,而人们也越来越忙碌了,这是显而易见的。

  在一些老人家看来,如今的关中人很忙,老人家都是武德与贞观年间的老人,他们以前的生活是很惬意的,田间地头忙碌完,有时候也会一整天都找不到事做,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吃粮食。

  苏味道在咸阳桥边等到了姚崇。

  支教回来的姚崇背着行囊问道:“长安如何?”

  “我与你说一件事。”

  苏味道对姚崇说了一种新的税法,以前皇帝的对于田地的赋税都是按照粮食来的,比如说一个村子人口凋零只有十户人家,可这个村子有一百顷田亩,为了得到赋税皇帝就会下旨,让十余人家交赋税,所交的赋税是一百顷地的赋税。

  十余人家交了一百顷的赋税,光是种地就能将人累死,不能种满一百顷,于是就有了赋税短缺,试想耕着耕不完的田地,却要上交能力之外的赋税,是何等压力。

  再之后赋税就开始变化,到了之后皇帝开始按照人丁收取赋税,不再以田亩收赋税。

  而现如今皇帝既不看田亩,也不看人丁了,而是看田亩的粮食价值,既将粮食的价值交给乡民,按照乡民们创造的价值来收缴赋税,皇帝给了乡民们耕种的自主,让乡民们自给自足创造价值。

  而到了如今,只有田亩产生了价值,朝中才会收缴赋税。

  哪怕你家田亩所种的粮食,都是自家人消耗,不去经过买卖,不卖个价钱,粮食没有拿出去做交换,朝中也不会收取赋税。

  换言之,朝中与各县不再去管乡民们的口粮了,没有大包大揽,没有一个锅里吃饭的事了,而是各家落实各家。

  苏味道与姚崇说了这件事,他挥袖道:“你看看如今的关中局面。”

  姚崇道:“你说的很多,我只明白了一个道理。”

  “愿闻其详。”

  姚崇道:“皇帝想要的是勤劳的子民。”

  “嗯。”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