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是警告不是游说(4 / 5)
”
李承乾感慨道:“朕不是一个听不进劝谏的皇帝,所以呀,朕就放过了昆明池的鱼苗,来了这渭水的淤地坝钓鱼。”
跟在皇帝身边的是如今的两位兵部侍郎,一位是裴炎,另一位是刘仁轨。
而兵部于志宁并不在这里,而是在朝中应付着今年的兵马调度。
在后方还跟着一众文吏,记录着皇帝今日的言行,为首的是礼部侍郎卢照邻。
李承乾的脚步停下,后方众人的脚步也跟着停下。
李承乾一旦开始走,后方的众人也跟着走。
就这么走走停停走了好一段路,李承乾这才找到一处舒心的地方钓鱼。
裴炎站在一旁没有发言。
后方几百人看着皇帝一个人钓鱼,皆是沉默。
这里安静得甚至能够听到水流拍打在淤地坝上的动静,树叶的沙沙声。
刘仁轨终于忍不住了上前一步道:“陛下,过两天就要科举了。”
李承乾道:“朕知道。”
“陛下应该为科举之事主持大局。”
“刘侍郎,科举之事由吏部,礼部,中书省在安排,朕难得落个清闲,想与你在这里钓鱼就不能不打扰朕的兴致吗?”
见他正要开口,李承乾道:“你是不是想说朕是皇帝,朕应该做好表率。”
刘仁轨低下头。
“有时候朕看你很像郑公,但有时候你又不像郑公,你知道若是朕在这里,郑公会说什么吗?”
“臣不知。”
“郑公会说朕喜钓鱼,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钓鱼,最后关中就会无鱼可吃,那么朕就不得放弃钓鱼这个爱好了,如果皇帝的爱好一旦危及了社稷,郑公就会为此抗争到底。”
卢照邻在卷宗上记录着陛下的话语。
而在后方的一众文官,纷纷点头,大家心中都有一个相同的想法,甚至已有不少人眼眶有了泪水。
无它,只因陛下又在想念郑公了。
足可见郑公对陛下的有多么地重要,对大唐社稷有多么重要。
李承乾对后方的卢照邻道:“你们都退下去吧。”
“喏。”
众人纷纷应声退下,李承乾面前就剩下刘仁轨与裴炎,将目光收回来,看着平静的河面道:“于志宁在朝中分不开身,有些事朕只想与你们两人说。”
裴炎不会扫陛下的兴致,只要陛下有吩咐,他一定尽忠尽职,随即行礼道:“臣莫敢不从。”
刘仁轨也跟着行礼。
李承乾从袖子拿出一张纸,先是递给裴炎。
两人凑在一起看着陛下递来的这张纸,这是从吐蕃送来的密信,说的正是如今吐蕃内部的矛盾,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吐蕃归入大唐,也有一部分人抗